双星新闻作品集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录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有益实践

 O顾秀莲

——对青岛双星集团成功实践的几点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围绕着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涌现出一大批搞得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双星集团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青岛双星集团公司的前身是青岛橡胶九厂,已有七十多年的生产历史。从1984年开始进入市场,经过十年创业,目前已能生产五大系列六百多个品种二千多个花色鞋类,拥有120个经济实体,在海内外有33个分公司,成为当今世界制鞋业中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型集团。在国内同行业中创造了产销量第一、利润第一、质量第一、出口创汇第一的经营业绩。

这样好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经过三下青岛,对双星集团进行调查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解放思想要落实到市场经济的实践

十年来,“双星”人结合实际开展了几十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实现了观念更新,牢固地树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创新观念、名牌战略观念和多种经营观念;形成了一系列有“双星”特点的指导思想、行为准则和工作口号,如“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用户是上帝、市场夺金牌”,“有情的领导、无情的纪律”,“人是兴厂之本、管理以人为主”等等,有效地统一了“双星人”的思想,指导了生产经营的实践。这种植根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而又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所形成的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念,是“双星人”创建双星事业重要的思想基础。

    按市场需求重构企业的运行机制

“双星”之所以搞得活、发展快,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实现了内部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对接。他们从主动走向市场开始,就从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建章立制等方面不断与市场接轨,逐步形成了一套有“双星”特色的内部经营体制,其中包括经营决策机制、生产运行机制、资产运营机制、内部管理机制、科研开发机制、市场开发营销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等。由于新的机制具有对外部市场反应灵、信息准和对内部经营决策快、效率高等优点,所以这些年来在鞋类成为长线产品、国内外鞋类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双星”仍然能够稳占国内市场,并且有60%以上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调整结构要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双星”调整发展战略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其核心是使生产要素发挥最大效益。八十年代中期,他们走出老市区,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鞋城;“八五”期间随着市场的扩大,他们又进入市郊,在即墨农村建设新鞋城;进入九十年代,“双星”产品供不应求,他们又利用“三线”企业搬迁的原址,在沂蒙山区建设鲁中鞋城;在主业战略转移的同时,他们利用腾出的地处青岛“黄金海岸”的老厂区,兴建了“双星娱乐城”,同时又在即墨岙山兴建了“双星度假村”,形成了目前的以3个鞋城、1个娱乐城和1个度假村为支撑的二、三产业并举的“双星”新格局。1994年“三产”营业额已超过l亿元。在“双星”战略转移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双星”主业的转移,是建立在对国内外市场行情的了解和深刻把握基础上的积极转移;“双星”的产业调整,是建立在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基础上的主动调整,这种居安思危的主动战略调整,说明了“双星”企业家超前思考的胆略有果断决策的魄力,难能可贵。

  参与竞争要有自己的名牌产品

19866月“双星”结束了几十年一贯制黄胶鞋的生产历史,开发投产了一系列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如今“双星”已成为能生产硫化、冷粘、注塑、皮鞋和布鞋5大系列品种齐全的鞋业基地,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与此同时,通过数百次的技术攻关,开发出自己的、能够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名牌“双星”运动鞋,以致“双星”近些年产值和利税均以高于25%的速度递增。“双星”的实践说明围绕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之道,实施名牌战略是从总体上带动企业上水平、上档次,抢占国内外市场竞争制高点的战略之举。

  把强化管理作为企业永恒的主题

市场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管理水平的竞争。“双星”管理的最大特点不是盲目的照抄照搬,而是根据市场竞争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创造自己的管理经验。八十年代中期,他们创造了直角坐标“九·九”管理方式,成功地实现人和物的优化配置。九十年代以来,他们又创造了数字跟踪卡管理,结束了制鞋生产线上从成型到包装的混乱现象。此外,他们创造的包括八个方面内容的现场“投入产出一条龙管理法”和以增强凝聚力为核心的“家庭化管理法”,也都很有新意。严格而又科学的管理,使“双星”受益匪浅。近几年,在生胶、布料等原料大幅度涨价、每年增支因素高达1000万元的情况下,“双星”盈利仍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的水平。

  发挥人的积极性是企业兴盛的关键

在“双星”,不重文凭重水平,不看资历看才能,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在600多名管理人员中,竞争上岗的工人占60%,,平均年龄35岁;20名公司领导干部中,有12名是从工人中提拔上来的,平均年龄42岁。在“双星”,职工参与管理成为铁的纪律,职工代表组成的民主管理委员会成为常设机构,对干部具有监督、管理、约束、奖罚大权。在“双星”,职工是真正的企业主人翁。为了节约一滴胶,职工们自己动手做了个架子,把用完的胶粘剂桶倒过来回收。“双星”人几年来创造了许多“双星”式的业绩:34天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年产200万双胶鞋的“双星”鞋厂;40天内完成了世界名牌KEDS鞋的研制投产,改变了世界制鞋业中没有半年时间生产不出KEDS鞋的惯例。“人在‘双星’光荣,干在‘双星’自豪”,成为“双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心愿。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强到如此程度,何愁搞不活。

“双星”的发展之路,引起许多人的感慨、赞叹,但更多的是思考。“双星”的成功,从理论和实践上告诉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国有大中型企业一定能够再振雄风。

(《经济日报》199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