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新闻作品集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录

成 本 管 理 在 双 星

 

一张纸对于一个资产总额达十多亿元的企业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青岛双星集团公司因为一张纸而引发的一场成本管理革命,今年以来,已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6000多万元。

原来,双星有一位处长给总裁汪海递交了一份报告,只有三四行字内容,却用了一张很大的纸。汪海一看,随即在报告上批示:如果全公司两万名职工每人一天浪费一张纸,一年会是多少呢?家大业大就可以随意浪费吗?处长看到批示后,面红耳赤,第二天,自己主动提出免去了自己一个月的奖金。

因为一张纸处长挨罚的事,在双星员工中引起很大的震动,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家大业大还要不要节约”的大讨论。双星人开始认识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个企业即使是名牌企业也只有拥有成本上的优势,才能保证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双星发动全公司干部、职工都来算账,生产车间算到了一克胶、一度电,机关科室算到了一张纸、一个电话。结果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仅看得见的无效成本一年就算出了几千万。于是,从一分一厘的成本抓起,从一张纸、一尺布、一克胶抓起,双星展开了一场全面的成本管理革命。

针对一些员工思想中成本就是财会人员、厂领导们的事.双星提出“不关心成本的厂长不是好厂长,不会算成本账的员工不是好员工”,要求从干部到一线职工,人人心中都要装有一本“成本账”。为此,双星还给员工们发放成本知识小册子,并对全厂的干部、工人们进行成本知识培训;管理人员成本知识考试合格后才允许上岗;对成本管理不善的厂长提出“黄牌”警告,限期改进,否则免职。今年以来,双星已有七八名厂长、经理,二十多名管理人员因成本管理不善而被免职。同时,也有一大批善于精打细算的工人走上了管理岗位。

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就在于能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对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进入销售渠道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每个车间、每道工序、每个员工都要自觉地控制成本,从而将整个生产成本,科学合理地降到最低限度。为此,双星提出用“两把尺子”衡量员工们的工作水准,一把是用数字这把尺子来检验员工们的工作过程,一把是用效益这把尺子来检验员工们的工作结果。

为此,双星在全公司实行了目标成本责任制,将生产成本层层分解,又通过成本倒算法,将成本核算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产品上。如生产车间每生产一种鞋时,首先要将每双鞋所需的成本,包括每一个鞋扣、每一根鞋带、甚至每一张塞鞋纸的价钱,都一一算出来,并制成目标费用控制图,公开张贴在每道工序的作业现场,超者罚,降则奖。由于将成本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大大调动了员工们节约降耗的积极性。如实行成本考核后,裁断车间的工人们提出了“刀下留钱”的口号,每接到一种新产品后,他们都要想方设法算出最佳排刀法,从而使每千双鞋用料降低了5%,仅此一项,集团全年可节约成本数千万元。

双星还在全公司建立了资金切块制度,将原来由集团统一管理的“大锅饭”资金,分切到由各个分厂、车间、工段乃至班组管理,并将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为考核干部、职工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实行资金切块和分灶经营,不仅加快了双星的资金周转速度,也大大节约了资金投入。今年上半年,双星集团在产量增加25%的情况下,资金投入却减少了40%

如今,在双星,成本已具有绝对的否决权,公司评优、考核干部、职工嘉奖等,都要看成本管理是否达标,从而使双星的每个厂、每个车间、每个人都变得“斤斤计较”起来。一张塞鞋纸只有两厘钱,但全集团一年仅从塞鞋纸里就能省下数十万元。正因为如此精打细算,双星集团今年已节省生产成本6000多万元,实现利润比去年增加了80%

采访中,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认为,企业的一切管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一个企业的管理是永无句号的。

(中央广播电台双星系列报道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