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新闻作品集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录

国企闯市场的成功典范—双星集团改革发展纪实

 

全国最大的制鞋企业青岛双星集团公司,自1992年组建企业集团以来,5年时间迈出了壮大规模、转换机制、产业调整、资本运营、名牌战略五大步,率先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全过程,使一个微利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化工部部长顾秀莲称赞双星是国有企业走市场经济之路的成功典范。

  联合舰队

1992年以来,双星集团制订了靠规模优势夺取市场优势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扩展规模,使双星集团发展成为一支能经受住任何市场风浪考验的“联合舰队”。目前,青岛双星的成员单位已从5年前的75家迅速增加到140多家,员工从不到1万人增加到2万余人,生产线从50条增加到120余条,1996年产鞋突破5000万双,成为世界上实际生产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

以鞋为主的同时,双星还大力发展配套相关行业。其中,运动服装今年销售额可突破千万元;化工材料、胶粘剂、涂料等生产基地相继建成;双星密封件厂生产新型密封件,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1996年双星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370%,实现利税1.5亿元,增长了280%

生产规模扩张的同时,双星还通过运用产品覆盖、联营、收购、租赁等方式,走上了资本运营的快车道。如利用国家横向经济联合、兼并等政策,先后在南京、莆田、成都、深圳等地联营了几十个分厂,使双星在全国开花。短短5年时间,集团资产总额便从4亿元增长到16.8亿元。1996年,双星集团又成为国内首家获准发行股票的制鞋企业,标志着双星正式进入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机制大转换

双星集团5年来对企业机制不断改革,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市场机制。如党政工团四位一体参与的经营决策机制;变车间为厂、划小核算单位、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内部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的岗位管理约束机制;干部能上能下的人才竞争机制等等。

5年来,根据市场的要求,双星随时调整机构设置达100多次,彻底砸烂了人浮于事、机构虚设的旧体制;根据以事择人,择优用人的原则,先后从工人中选拔管理人员达1600多名;100多名中层干部中,竞争上岗的工人就占了70%。同时,也有170人次的中层干部被免职,有的人甚至三上三下,真正体验到了市场机制中优胜劣汰的内涵。如今在双星,机关处室人员全部被推向了市场,自己养活自己。

目前,双星下属的100多个公司已全部由二级法人变为一级法人,每月向集团上交租赁费,集团总部也由此成为代表国家来收取国有资产租赁费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管理机构。这种机制的最大优势,就是使双星的每份国有资产都得到充分盘活,其优势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也真正使双星的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

  战略大转移

今年611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双标着“青岛贵州路5号制造”的“双星”解放鞋走下生产流水线,曾以制鞋而闻名的双星集团总部青岛市贵州路5号这一黄金地段,正式结束了长达76年的制鞋历史。它也标志着双星集团顺利实现了战略性的产业大转移,100多条生产线全部“上山下乡”。

双星人早就意识到,制鞋业是产品微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寸土寸金的青岛市区黄金地段做鞋子,并不是长久之计。1992年,双星人提出“西部开发,东部发展”战略,把目光投向了具有劳动力丰富、资源丰富而且成本低廉、国家扶贫政策等优势的沂蒙山区。他们以80万元购买了沂源县一个原兵工企业迁走后留下的600多亩地及厂房,在一年时间内就建成了一座年产鞋1000万双、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鲁中鞋城。5年来,双星先后在青岛市区之外建成了开发区、鲁中、城阳、瀚海四座大规模的鞋城。

一个个鞋厂、一条条生产线迁出双星总部的同时,代之而起的是娱乐城、商场、商住楼、证券公司、康乐城、保龄球城等第三产业的崛起。目前,双星的第三产业涉及房地产业、证券业、娱乐业、旅游业、餐饮业、商业等30多个行业,三产部门、实体达70多个,从业人员近2000人。形成了一种鞋业带三产,三产促鞋业,鞋业、三产共同发展的格局。双星集团也发展成为一个以鞋为主、拥有近40个行业的多元化、综合性的企业集团。

  创中国人的名牌

5年来,双星集团不断地对老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从产品的设计、开发等各方面向国际名牌看齐:培养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开发、设计队伍,在国内首家成立鞋业科研中心,强化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仅仅几年时间,双星便从对名牌的创新超越,到成为被别人追随模仿;从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45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花色,实现了“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

他们提出要用国际名牌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检验自己,采取“超标准检查、超常规考核、超微机管理”;建立健全以数字跟踪卡为代表的一条龙管理法等。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质量为“双星”名牌打下了坚实的质量基础。5年来,双星先后荣获80多项荣誉称号,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美国最大的鞋业经销商之一的JCP公司,已将双星鞋列为“出口免检产品”。

以实现全球经营战略为目标,双星人在名牌战略中又进行了一场全球化的“商战”。短短几年,双星在全国建立了50多家公司,600多家连锁店,上千个销售网点,建立起全国最大的鞋业销售网络。在国际上,他们也建立了10个国际分公司,与200多家客户保持关系,成为中国最大出口鞋生产企业。1994年欧洲商人用书的主要出版商英国格雷厄姆·特罗特曼出版公司将“双星”列入国际参考书远东重要公司名录中。

1995年,双星成为中国鞋业第一个驰名商标,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力、市场影响力三项全国市场调查,双星已连续3年高居榜首。前不久,“双星”又以18.6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中国鞋业市场唯一具有市场领导能力的第一品牌。

                  (《中国化工报》199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