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理论创新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录

做市场企业家

——论汪海的企业家思想

一个杰出的企业,必定有一个杰出的企业家。双星集团是在汪海的领导下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谁都不能否认,没有汪海,就没有双星。汪海是双星的领导核心。双星的广大员工在30年的改革过程中,正是紧密围绕在这个核心周围,克服重重困难,才造就了今天的双星王国,赢得了今天的辉煌。

那么,汪海为什么能够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不断前进,不断成功,成为中国企业家中的“常青树”和“常胜将军”呢?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得好:“思考的力量是人类最大的力量,它能建立伟大的王国,也可使王国灭亡。所有的观念、计划、目的及欲望,都起源于思想。思想是所有能量的主宰,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你不学习正确的思考,是绝对成就不了杰出的事情的。”

可见,汪海所以能不断前进,不断成功,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归根结底来源于他的思想,特别是他的企业家思想。本文试图从汪海三十年的改革实践和经验中,对汪海的企业家思想进行挖掘、梳理、诠释和升华,使其成为中国企业家共同的精神财富,进而造就出更多的汪海式企业家,打造出更多的双星式企业。

 我把自己定位为职业企业家

国内外众多成功企业家的经验都证明,要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必须给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远大的目标”,这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汪海就是一个典范。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双星改革进市场的30年。在领导双星改革进市场的30年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汪海曾经被戴过30顶贬义的“帽子”。但是,双星改革进市场30年的辉煌成就证明,汪海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决策、新战略都是正确的,都是适应市场新时代的要求的。因此,汪海又赢得了10顶舒心的“帽子”,即全国首届优秀企业家、市场将军、山东怪杰、崂山奇人、职业企业家、长寿企业家、世界风云人物、终身总裁、红帽子、鞋匠。

然而,在这10顶舒心的“帽子”中,汪海给自己选的“帽子”是:“我把自己定位为职业企业家。”而且,他在许多大会上公开宣布:“我不进官场走市场。”当有人推荐他去担任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时,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就是干企业的。”他给双星确定的市场目标是:“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正是这些明确的定位和远大的目标,既给汪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保证了汪海能够将他的不懈动力始终用于实现他的定位和目标,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他的成功。

还是拿破仑·希尔说得好:“你必须知道自己的一生想要追求什么,下定决心得到它。一心一意地专注于你的目标,才能确保成功。思考并且规划你想要追求的目标,完全不去理会其他干扰。这就是所有成功人士所遵循的公式。”显然,汪海就是这些成功人士中的一位杰出典范。

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家呢?曾经做过多位美国总统顾问、有“现代管理之父”之称的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对企业家的定义是:“企业家是那些愿意把变革视为机会并努力开拓的人。”按照这个定义,汪海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企业家。汪海说:“我给自己投两票,一票是优秀共产党员,为国家解决了十几万人的就业吃饭问题;另一票就是职业企业家,为国家创造了双星这块牌子。”他以“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身份”切实地履行着市场经济下“职业企业家”的义务。这顶“职业企业家”的帽子是汪海做人操守的明证,他无愧于中国最好职业企业家的称号。他还被职工推举为“终身总裁”,成为中国企业家第一人。

二  自己拿自己当骨干

汪海给自己的定位是做“职业企业家”,给双星确定的市场目标是:“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那么,是谁指示他确定这样的定位和目标呢?又是谁督促他实现这样的定位和目标呢?汪海30年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他所以确定这样的定位和目标,既不是上级领导的指示,也不是广大员工的建议,完全是他自己的决定。那么,他为什么要给自己确定这样的定位和目标,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去实现这样的定位和目标呢?让我们先看看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的论述,就会找到深层次的原因。

成功学的奠基者和第一代宗师、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告诉拿破仑。希尔:“有两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钕应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做得比别人预期的更多。换一句话说就是,这种人具有个人进取心。

那么,什么叫个人进取心呢?成功学的集大成者、第二代宗师拿破仑·希尔说:“个人进取心是不需要别人提醒,而能主动地去做需要做的事情。虽然这是人的各种个性中最优秀的一种素质,但也是许多人忽视的一种素质。进取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

由上可知,汪海所以要给自己确定这样的定位和目标,并且能够实现这样的定位和目标,深层次的原因就来自于他的旺盛的个人进取心,而“自己拿自己当骨干”这句他经常谈的口头语正是这种个人进取心的集中体现。 

个人进取心与人类的关系,就好像是蒸汽与火车头的关系,它是行动的主要推动力。个人进取心是发动所有行动的内在力量,它是促使行动贯彻始终的力量,也是使人从想象转化为行动的发动机,是个人实现目标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归结为一句话,个人进取心事实上就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力量。只要有了这种力量,你就可以将自己的各种梦想、理想、希望、欲望、目标等内心的追求,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并且能够贯彻始终,坚持到底,直到实现自己的追求。汪海就是这样的杰出典范。

例如,在进入市场初期,双星“自己给自己出题目”,创出了名牌;在遇到困难时,“自己拿自己当骨干”,渡过了难关;在面对挫折时,始终“自我感觉良好”,调整了心态;在取得成绩时,“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获得了发展;在创出名牌时,“自己给自己加压力”,取得了成功。从而使得拥有6万名员工的双星,在遍布全国各地的近50家生产厂都是一套管理,都是一个模式,从而做到了“只有没管好的企业,没有管不好的企业”。

再如,双星老厂所在的街区,原来叫做“西大森”,社会治安状况很不好,厂里女工下夜班都要家人来接,要不就能碰上小流氓。在“大双星”形成过程中,由于工厂的搬迁调整,致使原来工厂接近7000人没有活干,这些人怎么办?是推向社会,推给政府?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他们就再一次“自己拿自己当骨干”,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安置这些富余人员,他们“破墙开店、开门开窗、敞开大门、引进院内”,将过去的车间办起了“三产”,并建起了当时名扬岛城,集餐饮、娱乐、桑拿为一体,荟萃世界优秀建筑风格的“双星城”,这在当时青岛市乃至全国的国有企业中都是第一家。从此,“双星”突破了单一制鞋的行业界限,率先闯入了第三产业领域,形成了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格局,逐步成为一个“以鞋为主、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三  需要一套能够真正指导国企脱困发展的理论

伟大导师列宁早就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汪海看来,搞革命是如此,办企业也是如此。请看他与电台主持人的对话。

主持人:现在已经到了世纪之交,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你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现在最需要什么?

汪海:理论。需要一套能够真正指导国企脱困发展的理论。实践已经证明,双星能有今天,主要得益于我们创立的双星市场理论。理论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结晶的体现,它不仅指引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同时还推动着整个历史的前进。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应该有符合本时期的理论做指导,理论在社会发展当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主持人:许多国有企业至今没有完全摆脱困境,而双星集团却在市场经济中“如鱼得水”。您认为最重要的靠什么?

汪海:我想,最重要的是逆向思维,是一套与众不同的切合企业实际的“双星市场理论”。双星市场理论的诞生是市场发展对我们的要求,也可以说是市场逼出来的。

在我国众多的企业家中,比较常见的思维模式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按“条条”办事,或日按“红头文件”办事,事事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另一种是按个人经验办事,甚至凭个人感觉办事,即所谓的“跟着感觉走”。这两种类型的思维模式,前一种多存在于国有企业,后一种多存在于民营企业。汪海虽然是国有企业的领导,但他却敢于逆向思维,标新立异,强调理论对于搞好改革、搞好国企的重要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创立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切合企业实际的“双星市场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创造了“双星王国”的奇迹。

汪海是一位有思想、有理论的企业家,他不仅创立了“双星市场理论”,在其他方面也创立了许多理论成果。从“汪海语录”,到“九九管理法”,到“汪海新时代的三民主义”,企业家要有人性、个性和党性的“三性观”,市场经济的矛盾论,市场经济的红与专,市场经济的孝忠义等,这些理论观点、管理哲学,汇总成为“汪海的ABW论”管理体系,是双星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思路决定出路,理论指导实践。在双星发展的每一个紧要关头,总是汪海首先分析实际情况,提出指导性的新观点、新理论,双星才得以30年如一日的健康稳定发展壮大。

四  应想到10年以后怎么发展

世界著名企业战略专家约翰W.蒂兹指出:“战略家的任务不在于看清企业目前是什么样子,而在于看清企业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

另一位世界著名企业战略专家弗雷德里克·格卢克更具体地指出:“战略家要在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之间做出某种权衡。他就像一只在捉兔子的鹰,鹰必须飞得足够高,才能以广阔的视野发现猎物,同时它又必须飞得足够低,以便看清细节,瞄准目标,进行攻击。不断地进行这种权衡正是战略家的任务,一种不可由他人代理的任务。”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则明确警告:“对没有战略的企业来说,就像是在险恶的天气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雨中穿行,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如果对于将来没有一个长期的明确的方向,对本企业的未来形式没有一个指导方针,不管企业的规模多大、地位多稳定,都将在这场革命性的技术和经济的大变革中失去其生存条件。”

这些专家的话告诉我们:要想作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必须首先成为一个企业战略家,要力求做到胸有全局,高瞻远瞩,着眼未来,以谋取胜。

被全世界誉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中也说:“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汪海从小就有“将军情结”,立志长大了到部队当一名将军,报效祖国。可是,命运的安排,让他无奈放弃了将军梦。阴差阳错,转业到地方后,却缔造了双星名牌,成了驰名中外的“市场将军”,了却了他多年的“将军情怀”。军旅的生涯使他熟知兵法,并能将“兵战”中的战略战术娴熟地应用于“商战”之中,并屡屡取得惊人的效果。

例如,汪海在市场这个不流血的战场上,运用兵法谋略闯关夺隘,避短扬长,屡出奇兵,出奇制胜。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要数他精心谋划并亲自指挥的开拓双星鞋市场的“三大战役”。 

第一战役:汪海用重点突破、波浪式推进的战术打赢了第一战役——下海找市场。早在1983年底,他就料定在全国鞋厂林立、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商业部门将不可能再按计划收购包销。因此,他决定企业全员转入市场,实行自营自销自救,凭双星拥有的“你无我有、你有我变、你变我新、你新我优”的技术优势,闯出一条路,实现让双星鞋“立足山东、挺进中原、覆盖全国”的战略目标。为此,他选派精明强干的销售人员四面出击,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立足山东”;接着又派出强手施行“外线作战”,先占领郑州,进而逐鹿中原。他又以组织“百日会战”造出超高水平的女式排球鞋,以中国女排队员穿上国产鞋出征夺冠为突破口,一举攻下了北京市场。紧接着占领徐州、武汉、深圳、上海……双星集团的产品开始辐射全国。与此同时,汪海又选出精干人员到全国鞋业订货会上去大打销售仗,一不靠请客送礼,二不靠给“回扣”,三不靠“杀价手法”,全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真挚的感情打动各省客户竞相订购。如此席卷而下,短短几年时间,双星鞋就在全国市场上站稳了脚跟,1994年,全国市场调查显示,双星鞋的市场占有率已高达33%,稳居全国第一。

第二战役:汪海用敢打近战、恶战、歼灭战的策略打赢了第二战役——出海闯市场。几番出国调研,使汪海明于“知彼”:全球30多亿双鞋的市场,三分之二在国外。为占领这个“大头”,汪海按照周密的作战预案,亲率精兵,多口岸、多渠道、多形式地深入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中心市场去“大闹天宫”,把世界鞋商的订单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企业的手中一一夺了过来,靠的也是物美价廉和优异信誉的独特优势。为了使双星鞋成为“国际名鞋”,汪海指挥双星人打了一系列漂亮仗。他们利用与美国布瑞克公司合作生产世界三大名牌运动鞋的机会,4个月内连破五大技术难关,又集中兵力恶战20天,建成了美国同类厂家需6个月以上才能建成的专用生产线,使这三种国际名牌鞋全部生产合格,每年返销欧美市场数百万双。此后,他们又连续作战,设计出了中国第一代高档运动鞋,一下就打入了美国超级市场。

第三战役:汪海用超前谋划,遣偏师、出奇兵战术打赢了第三战役——上山争市场。1992年,正当双星集团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连战连捷,事业如日中天时,汪海却突然宣布了一个惊人之举:派出重兵上山,‘实行新的战略转移。汪海认为,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摆明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是必然规律。下海是开放,上山也是开放,而且是更重要、更体现社会主义特色的开放。他特别强调:“我们不能只看现在,而应想到10年以后怎么发展,不要等到被动了才去上山下乡。”于是,汪海选定特别穷困的沂蒙山作为新的攻击点,在缺水、没电、没路、没机器的条件下,仅用3个月就在沂蒙山的穷山沟里建起了一座新鞋城——双星集团鲁中公司,把数千名惯于土中刨食的农民子弟训练成了士气高昂、家家一步脱贫的双星新员工。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看到反映这一创举的调查报告以后,批示:“城市大中型企业到贫困地区办厂,使双方优势得以互补,共同发展,是应该提倡的扶贫创举。青岛双星集团鲁中公司就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

此外,汪海常常在双星鞋业如日中天,大家还不太理解的关键时刻,超前地作出新的战略决策,如名牌战略、出城战略、下乡战略、上山战略、走出去战略、西进战略、多元化战略等。双星也正是在这些战略的指导下,形成了“大双星”战略格局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五  诚信是品牌建设的立足点

30年商战,双星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稳步发展,成为中国国有制鞋业的“一枝独秀”,得益于双星人领会了邓小平提出的“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一定要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的论断,超前确立了名牌战略。

在汪海为双星制定的诸多战略中,创名牌战略是重中之重。汪海首先提出了“弘扬民族精神,创造民族品牌,振兴民族工业”的响亮口号。20世纪80年代汪海就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呼吁“创中国人自己的名牌”。在别人还不知道、不认识什么是名牌的时候,汪海就提出了“创名牌是市场经济中最大的政治”、“名牌是市场经济的原子弹”、“创名牌就是最大的爱国,为名牌增光添彩就是最大的爱岗”、“爱国、爱企先爱岗”的名牌理论,确立了名牌是企业政治工作的目标和纲领,凝聚了人心。

但是,创名牌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做好许多扎扎实实的工作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和质量。汪海强调指出:“市场经济不仅是利益经济,更是信誉经济。诚信成就了双星,成为双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成为双星的品牌形象之本。诚信意识是奠定名牌的基石,而质量是诚信品牌的根本。”

为了贯彻落实这些理念,1997年,双星人亲手烧毁了价值10多万元的质量不合格鞋。双星人在痛定思痛中,深刻认识到“放松了质量就放松了市场、放松了质量就放弃了竞争、放松了质量就放弃了生存”。显而易见,“1%的质量缺陷到消费者手中就是100%的不满意”。因此,双星除了在保障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外,提出了“名牌产品要用名牌原材料,用100%合格的原材料、用100%合格的半成品来保证成品100%的高质量”,从源头上把握产品质量。为此,双星建起国家级检测中心,对公司所采购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严格检验。随着“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意识的树立,双星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使质量管理真正走上了“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

1995年,双星获得了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之后,双星专业运动鞋、双星旅游鞋、双星皮鞋、双星轮胎又相继获得“中国名牌”称号,这是中国橡胶行业唯一拥有四个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双星品牌的价值达到了近500亿元。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

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家必须把各种资源从收益低或收益逐渐降低的领域转移到收益高或收益逐渐增高的领域。他们必须抛开过去,放弃已经存在和已经知道的东西,而创造未来。企业家精神就是创建未来的企业。在这项任务中必然要创新。”另一位管理大师彼得斯则警告:“不创新,就灭亡!”

在汪海办公桌后的墙壁上,挂着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学院关东升教授为之题写的“敢为天下先”的条幅。这条幅之所言,正是“世界风云人物”汪海个性的真实写照。汪海常说:“个性是企业家的标志,个性与个人崇拜是两个概念,没有个性就没有发展,没有创造。”

计划经济在中国推行了数十年,其影响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其体制自上而下盘根错节,难以撼动。双星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一开始,就自己把自己推向了市场。在计划经济的时候,自己主动去变革自己的管理和机制,而不是来了什么“红头文件”再改革。

汪海自称是“一名普通的鞋匠”。然而,惟其有“敢为天下先”的胆量和气魄,“普通的鞋匠”干出了并不普通的业绩。他无所畏惧,带领双星人披荆斩棘,在全国同行业中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所谓“先行一步,海阔天空”,汪海的超前意谀和决策以及“敢为天下先”的性格和作风,大大拓展了双星名牌的发展空间,使企业抓住了机会,赢得了市场。

直到现在,汪海领导的双星人依然永不满足,永不停步。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一个最终的标准。他常说“市场怎样变,我们就怎样变,跟着市场走,围着市场转,随着市场变”,仍然坚持“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明天不创新,后天就淘汰”。他千方百计启发干部员工的创新思维,坚持不懈号召全员创新,打商战中创新的人民战争,使双星蒸蒸日上,再攀高峰!

 只有没管好的企业,没有管不好的企业

资本、技术、劳动、管理是创造财富的四大要素,但是,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它们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管理处在统率地位,起主导作用;资本、技术,劳动处在被统率地位,起从属作用。没有管理这个统帅,资本、技术、劳动只是潜在生产力,而不是现实生产力,更不能创造财富。只有在管理这个要素的统率下,对四大要素加以有机地组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参与创造财富。所以,管理是创造财富的首要要素,是搞好企业的永恒课题。

双星在市场搏击中认识到,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最大的差距与其说是在技术上,不如说是在管理上,外国人看不起我们是因为我们的管理上不去。因此,双星人将管理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坚信“只有没管好的企业,没有管不好的企业”,始终不放松管理,始终在细化、量化、深化管理上下工夫,始终在探索中国式的企业管理模式。

30年的实践、总结、升华,双星人创造了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制造加工业实际、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美国人评价“双星有世界上管理最好的工厂”,日本人到双星工厂学习,韩国人开出高薪找汪海总裁“要厂长”。双星凭过硬的管理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赢得了行业的尊重,赢得了外国人的佩服。

30年来,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双星突破了用金钱激励代替一切,用处罚解决所有问题,把空头政治、口头说教、不问实际的形式主义当成法宝的各种管理误区,创立了独特的“思想教育、经济手段、行政措施”三结合的:‘严管、细管、承包管、诚信管、钱管、情管”六大特色管理,实现了从“叫我管”到“我要管”质的飞跃。在管理的除旧革新中,双星人进一步认识到,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竞争成功的本,企业有竞争力,要靠这个本;队伍有战斗力,要靠这个本;打赢市场商战,要靠这个本。只有夯实管理这个本,企业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我是中国人,我得为我的祖国干

1992年,美国中兴公司总裁爱伦先生曾执意要聘请汪海出任他的公司总经理,并提出先给他十分之三的股份和3000美元的月薪。汪海则婉言谢绝。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得为我的祖国干!”

汪海说:“真正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政治家,他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理论和观点,而且能把它贯彻到企业中。商战中不能没有精神,不能不要精神,这个精神就是民族精神。精神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精神的丧失,直接导致了我们的企业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一些专家学者和个别高官提出“不要再提民族工业了,中国做世界的加工厂就行了;保持民族的东西,必然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只有接近和融人国际市场,才能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的错误观点。汪海针锋相对地指出了“民族精神、民族品牌、民族企业家”在这个变革时代的重要性,提出要“振奋民族精神,创造民族品牌,培育民族企业家队伍,以此发展民族工业,振兴民族经济”。汪海所提的“民族精神、民族品牌、民族企业家”的观点被媒体称为新时代汪海的“三民主义”,它对引导目前中国的意识形态和长远的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汪海认为:“在这个地球上,无论经济如何一体化,民族利益,永远是一个国家不可放弃的底线。”他主张:“民族企业家首先要爱国,要有民族气节,要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民族企业家就像战场上的将军、元帅一样,在商战中也代表民族的利益能打胜仗。”

汪海常说:“中国人站着不比外国人矮,躺着不比外国人短,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更能做到,并能做得更好。”30年实践证明,汪海以他亲自塑造的驰名中外的“双星名牌”和“规模一流、管理一流、品质一流、服务一流的全世界制鞋企业中管理最好的工厂”为中国争了光,为中华民族争了气。

 

 别装错兜,别上错床

汪海办公桌对面墙上,挂着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他书写的“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的楹联。这副楹联之所言,正是汪海的心灵和品德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途落马的企业家不在少数。他们虽然各有各的具体原因,但常见的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身体不好,暴疾身亡,如青岛啤酒的彭作义、民营企业家王均瑶(38岁早逝)等。二是企业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被免职,如青岛澳柯玛的鲁群生等。三是个人私心膨胀,中“糖衣炮弹”落马。所谓“糖衣炮弹”,就是金钱和女人。四是被下面疑惑、诬陷甚至诬告,被上级部门刁难、错整甚至撤职。

汪海所以能成为20多年屹立不倒的“长寿总裁”,一是他的身体非常健康,心态积极,员工们称赞他是“60岁的年龄,40岁的身体,20岁的思维”;二是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都很正确;三是他没有被“糖衣炮弹”所击中;四是他在陷入困境,遇到巨大的“压力”、“阻力”和“麻烦”时,懂得依靠上级领导,善于做上级领导的工作,并借助上级领导的力量来支持自己,保护自己,推进工作。

汪海说:“在中国,要整倒一个改革者,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根据我的经验,有两条我认为非常重要,处理不妥,你自己就先把自己打倒了。一条是你作为企业家,能否抵抗得住金钱的诱惑,一条是与女人的交往要特别注意分寸,也就是说,别装错兜,别上错床。而恰恰在这两个方面,他们任何人都抓不住我的把柄。”

汪海常说:“企业负责人要常修企业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1996年,他谢绝了美国人“高薪+股权”的聘请,宣布了自己“跟共产党走不变,一辈子做中国鞋匠不变,结发妻子不变”的“三不变”原则。

汪海经常教育干部:“我们要进入市场,要做双星人,使我们的产品成为世界品牌产品,没有一个好的干部队伍是不行的,一个腐败的干部队伍是带不出好的双星人的。只要我们的干部队伍不腐败,双星人不腐败,我相信,我们双星赶超世界名牌,赶超世界水平,不成问题。”

作为一个改革者,汪海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来自上级部门的刁难。但他必须去面对,去承受,去排除。他的办法就是,拿着“乌纱帽”,直接找上级主要领导,即“一把手”。

在汪海的拼搏生涯中,每当他陷入困境,或遇到重大“麻烦”时,他都会主动去找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并多次得到像刘鹏、俞正声这样“高瞻远瞩、胆识过人”领导的支持和保护,这是汪海能够成为“长寿总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外部原因。这既表现了汪海的机灵,也体现了汪海的幸运。

十  文化管理是最顶尖的管理

IBM前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说:“我坚信,任何一家企业为了谋求生存和获取成功,都必须拥有一套健全可靠的信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各种策略和各种行动方案。我认为,在企业获取成功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始终恪守这些信念。”IBM近百年的历史和成就,就是这段话的最好证明。

海尔集团总裁、CEO张瑞敏也说:“海尔十几年的成就,主要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恰恰在于无形的东西,这就是海尔文化。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

汪海也说:“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企业。不仅企业如此,而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种优秀文化做支撑,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前途是不堪设想的。”

企业在由统购包销变成自主竞争的市场主体后,差异性取代了同质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思维观念冲击着我们的旧思维、旧意识,注重个人利益,思想政治工作被淡化,金钱几乎成为一切的主宰。这些都在考验着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的智慧和勇气。对此,汪海提出:“人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灵魂”、“文化管理是最顶尖的管理”,确立了“继承传统优秀的,借鉴外来先进的,创造自己特色的”双星市场经济三原则,致力于创造具有双星特色的企业文化。

30年来,双星人不断实践和创造着新时代的文化理论。这些新企业文化被总结概括为九大文化系列(市场竞争文化、名牌财富文化、思想管理文化、道德人品文化、质量管理文化、成本管理文化、创新知识文化、技术标准文化、执行形象文化),3000多条理念的企业文化体系。这些新理论、新观点继承了中国传统儒、道、佛文化“行善积德”的精髓,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的核心,体现了新时代的文化特征。这是双星的企业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企业文化,是中国工业文明的新文化。

十一 我相信我是对的

汪海说:“几十年了,挑我毛病的人不少,什么帽子都给我戴过,我为什么还敢往前闯?因为我相信我是对的。”是的,要改变人的一生,首先必须坚定必胜的信心。

拿破仑·希尔说:“只要有信心,你就能够移动一座山。只要相信你能成功,你就会赢得成功。检验你的信心的方法,是看你是否在最困难的时候应用它,尤其在最需要的时候应用它。”

在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信心——在支持和推动他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信心是所有成功者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对于立志成功者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成功的发动机。

信心是一块伟大的奠基石。在人们作出努力的所有方面,信心都能创造奇迹。因为,正是信心使人们的力量倍增,更使人们的才能增加数倍;而如果没有信心,则必将一事无成。汪海所以能成功,就在于他可以充分且完全地运用信心的力量,驱除心中的种种束缚,促使自己完成计划,实现目标,达成愿望,取得成功。

总之,经过市场考验取得成功的企业家才是真正的企业家。汪海说得好:“真正的企业家是市场企业家。市场认——热时认,冷时也认;冷时能够生存前进,热时能够壮大发展。他们能用一种精神去感召人们跟着他们去做事。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总是做别人认为不可能或根本办不到的事。他们对市场中不可知的风险,有着敏锐的直觉、嗅觉和极强的决断力。”

毫无疑问,汪海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市场企业家。

    (撰稿:张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