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三十年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录

第十章 “老大”的责任

 
 
 

中篇  汪海的决策

在制鞋行业双星可以说是老大。当老大要有老大的样儿。要起表率作用,要顾全大局。老二老三可以合资,可以把企业卖掉,但老大不能,老大肩负着行业责任。把这个行业带好,才不负老大的名号。

——汪海

 

鞋王斩霸主

在双星发展的初期,汪海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过双星要做世界名牌。他要当世界鞋王。但是,此话一出,有人说他胃口太大,有人认为汪海在吹牛,还有些人认为汪海好高骛远,根本不可能成为世界名牌,因为耐克、阿迪达斯和锐步在中国有很大市场,而中国货销往国外的道路难上加难。

汪海听了这些话后说:作为企业家如果不想让企业成为世界名牌,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正是因为这个信念,汪海带领他的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向国际名牌发起了挑战。经过10年的努力,2000年,双星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超过了耐克、阿迪达斯和锐步。

中国贸易中心“2000年中国市场质量调查表明,制鞋行业中品牌知名度、服务满意度、质量美誉度、市场占有率、2000年市场首选等五项指标中,双星均列第一位。而在8年前,这五项指标统统被耐克一网打尽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汪海就想与耐克一争高低——中国的市场为什么总让外国人占领呢?正是汪海的这种做中国鞋业老大的责任、志气与雄心,使他带领双星人不辱使命,经过八年抗战,终于将五项指标收入囊中。

2001年的冬天,由中央电视台联系,耐克公司总裁耐特向中国的汪海将通过国际卫星进行对话,畅谈全球鞋业发展的大趋势。汪海认为这个提议很好,有竞争才能有发展,他也正希望与耐克的老总有一番说鞋论市的对话。汪海说,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汪海要与耐克总裁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对话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媒体都跃跃欲试,准备目睹这场鞋王争霸的龙虎斗。但是,当中央电视台的卫星转播车从北京出发到河北廊坊时,此次对话的主要负责人突然接到耐克方面打来的电话,说耐克总裁耐特由于某种原因打算让副总裁出面与汪海对话。这突然而来的变故,让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们手足无措,因为他们有种预感,这次对话将要流产。汪海是谁?他怎么可能与耐克的副总裁对话。他们不敢隐瞒真情,立即通知了双星。

汪海听后果断地说:他要来副总,可以,我也上副总,他要来助理,我也来助理。我是中国胶鞋协会的理会长,我双星集团做鞋全世界有名,我为什么要比你耐特低一等?我跟美国人打了二三十年的交道,从没向大鼻子低过头,这一次也不例外。中国双星的掌门人绝不会屈就于美国耐克公司。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非常了解汪海的个性,这次世界级鞋王的对话只能取消了。转播车又调头开回了北京。

这到底为什么呢?

原来有个了解汪海的中国人是耐克公司的一位高层负责人,他向耐克的总裁谏言说,希望总裁不要与汪海对话。因为与汪海对话,只能提升双星的知名度,降低耐克的知名度。汪海思维活跃,讲话妙语连珠,况且又是在中国,总裁根本不是他的对手,那样等于让耐克给汪海做了陪衬,双星必然在国际上声威大振,而对耐克来说,那将带来一次巨大的经营风险。耐特听信了这位手下人的言,决定临阵收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市场争夺已经白热化的今天,民族气节愈发显得重要,汪海作为中国鞋业的老大,肩上扛着制鞋行业的责任与使命,是永远不会向外国人低头的。

更为可喜可贺的是,我们的消费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国产品牌,到2006年为止,双星运动鞋连续10得同类商品全国销量第一的荣耀。

 

进山造福

汪海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点上,一贯追求的是一石三鸟。即企业自身利益、合作伙伴的利益及社会效益的三项大丰收!

如果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那么汪海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施了一系列以社会责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举措,在当时是虽然不能被认识和理解的,但经过时间的过滤与沉淀,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正是汪海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提升了双星的竞争力,一步步踏上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青岛市郊劳动力紧张,工资待遇都提高的很快,地价也开始升值。汪海把目光投向劳动价格更加低廉、地价更加便宜的边远地区,提出走农村供应城市之路。汪海的这一想法一经说出,竞争对手暗自窃喜,认为双星在黄金海岸站不住脚了,不战自败。企业内部的很多人也不理解,他们说别人都朝沿海、开放城市发展,为什么我们双星却要往穷山沟里跑?汪海是不是看企业发展了,没事干,瞎折腾。

汪海对于职工们的困惑,细心地给予了开导,他解释说:企业出海越洋是开放,上山下乡也是开放,自己企业的步子迈向哪里,要根据行业特点来决定,制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低,我们如果不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决定,看别人往发达地区去发展,我们也跟着去,那还不是死路一条吗。双星走出去是制鞋行业发展规律的需要,不去也得去,只有这样,双星才能有大发展。汪海多年来的决策是让职工们很信服的,很快大家就接受了他的决定。

汪海要走出青岛寻求合作伙伴的消息一经传出,先后来找他合作的地区和大小制鞋厂多达一百多家!但是汪海考察了一番后,结果却是掉头而去。

当时东北的一些领导和企业请汪海去了好多次。哈尔滨的一个局长和汪海是好朋友,打算让他接手他们那里的一个厂。兄弟情深,推杯换盏,说完知心话后,汪海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再见了。

汪海在与这位局长告别时说:我不可能在你们这地方干;就是全市的工业都垮合,你们也是照吃照喝,工资奖金一分不少,你们这里的吃喝风我招架不住。另外,管理人员没有干事业的求真精神。工人没有个踏实劲儿,这样的企业是干不起来的。几句话,说得那个朋友一脸的不高兴,但是,汪海是个讲原则的人,不能拿双星的未来前景当儿戏。

后来汪海又去了陕西省,一路在大小官员们的热情接待中来到了陕北。黄土高坡的壮美风光,陕北人善良纯朴的民情都很让汪海感动,但是这里官员和企业领导的作风仍然让他忧心忡忡。其中有一个地区专员,晚餐时喝了48杯酒,这架式比东北还厉害,汪海更不敢在那里投资了。

汪海在陕西转了一圈后,搞了个答谢宴会,感谢所有接待他的官员们,其中有头脑聪明的人说:“你这是握握手,要说再见了。”汪海说:“对,再见了。”

作为市场企业家,汪海清楚地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把国家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然后再讲天时、地利、人和。如果社会投资环境不好,双星把产业转移去了就如同把船开进了泥潭,这不能感情用事。

最后,他把目光转向沂蒙山区。

改革开放以来,过去隐蔽在山东腹地沂蒙山区的三线工厂、军工企业都纷纷开始走出了山坳,搬进了城市。出于对双星的前景谋划,汪海正在筛选合作对象时,刚好原来建在沂源县金星乡滑石峪村的山东裕华机械厂搬到日照市去了。把一个占地数百亩的厂区,6000平方米的建筑,价值达600多万元的不动产扔在了山沟里。

沂源县政府不忍心让这些资产白白闲置或者流失,迫切希望有实力的大企业到这里投资建厂。19928月,沂源县的县委书记顶着夏日的骄阳,前来青岛找汪海,要求双星买下滑石峪军工企业的厂房,为了这些国有资产不毁于一旦,为了当地的老区人民有致富之路,他迫切地说:“我们就是分文不要,也要请你们去办厂。”

汪海听了这番肺腑之言后,亲自带领部属走进沂蒙山,转遍了那个军工厂的每个角落,对当地的经济、政策、人力资源进行了透彻的摸底后,他决定在沂蒙山建厂。汪海说,从感情上讲,沂源县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我们有义务支持老区经济建设,从双星的发展考虑,沂蒙山地处山东腹地,在这里生产的产品可以直接供应本省,进入中原市场路途也短。还有很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里廉价的劳动力,能使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这样一举三得的好事,双星干定了。

很快双星以80万元买下厂房,在沂蒙山兴建鲁中公司。

然而,对于信息相对闭塞的老区人来说,他们能理解原来的企业扔下厂房进城,但不明白双星人为啥往山里钻,如果不是在青岛待不下去了,怎么能跑到咱这穷地方来呢?还有一种议论说,双星是来剥削咱当地人来了,大家可得小心点。

当地人持有这么多的偏见,很难大力支持双星的事业,在建厂前后,他们经常来找麻烦,地方政府有一些基层部门也是百般刁难,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汪海对外加强了协调,对内展开了一场“鲁中到底是谁的鲁中”的大讨论,让每个人谈认识,这才彻底改变了职工的思想,赢得了当地人的理解。

当双星在沂蒙山建起了鞋城以后,那些习惯于计划经济老一套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已感到举步维艰,有的几乎经营不下去了。毫无疑问,那些工厂的职工们是守住了家门,却丢了饭碗。这时候,不仅双星人再一次为汪海的决策所折服,整个制鞋行业,都以看待神人那种仰视的眼光看待汪海。他突破性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即发展了企业,又造福于老区人民。 

如今,沂蒙山的鲁中公司和瀚海公司这两座鞋城,年产热硫化鞋近2000万双,年产值达到2.5亿元。双星不但为制鞋这个微利行业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出路,也为当地增加了税收,盘活了三线工厂遗留下的国有资产,而且带动了老区人民的迅速致富,员工年人均收入8000元,高的达到15000元,农民兄弟编了一句顺口溜:不用离家走他乡,干在双星奔小康。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不但为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还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在国企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走出了一条以企带乡、实现三赢的成功之路。

 

拉兄弟一把

19964月,在赶往深圳参加股票挂牌上市的前几天,汪海作为全国胶鞋协会的理事长,在泉州主持召开全国胶鞋协会的年会。会上,有一个人一直在关注着汪海的行踪。他,就是成都红旗橡胶厂钟厂长。终于,在一个空当,钟厂长将汪海堵在了房间里。

汪总,您是行业老大,可得拉我这个小兄弟一把呀。钟厂长虽然年龄不大,也是制鞋界的知名人物,他了解汪海的脾气禀性,知道汪海凡事喜欢直来直去,因此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我现在急需您的支持。

汪海问道:你想让我怎么支持你?

任何形式都行,只要对双星和红旗厂有利就可以干。

他见汪海沉默不语,便拿出自己的激将法:你不是说要开发大西南吗?这是一个好机会呀。

汪海笑了,你先谈谈你们厂的情况吧。钟定军见汪海没拒绝,就把厂子的困境讲给他听。

红旗橡胶厂几十年没创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甩了出去,年年亏损。上级部门为了救活这个厂想尽了办法,两年前把台湾波奇鞋业公司老板请到了成都。波奇是台湾鞋业新崛起的一匹黑马,很有市场经验的老板,也看好了红旗厂所处的战略位置。——只要将红旗这个成都最大的制鞋厂启动起来,就能在四川省和重庆市站稳脚跟。这是相当好的一步棋。

波奇注入资金和红旗橡胶厂合资。波奇的老板也口出豪言:“3个月内救活红旗橡胶厂,达到正常的生产规模。

    但是,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不同体制、不同观念强烈的碰撞,刚刚合资时萌发的那点热烈气氛很快就消失了。红旗橡胶厂只热闹了几个月,再次进入休克状态。到1996年初,已经累计亏损1000万元,账上可支配的资金只有几千元,1600名员工已经几个月没开资了,公司随时可能倒闭……

听着介绍,汪海在不停的思索和判断。他承认波奇的老板很有战略眼光,看准了四川这个潜在的大市场,只是他没有将这个厂救活,是个很大的遗憾。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双星是行业老大,自己又是全国胶鞋协会的理事长,既然如此,就要肩负起行业责任,汪海决定用双星的文化来激活红旗这只休克鱼。

汪海从深圳处理完股票上市的事情后,来到了成都,对红旗厂进行了考察。钟厂长见汪海尽管对企业和职工也表现出了关心,还说了句红旗不能倒,但没表示一定要合资、合作,他还是心里没底,或许是好梦难园。

第二天早晨,他赶到宾馆为汪海送行,心里仍是七上八下的,他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汪海房间的门。

汪海已经晨练回来了,看见钟厂长进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钟,你听好,今晚就到机场接人。

钟厂长就知道有戏了,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

那天几乎是汪海前脚走,双星一行七人的管理团队就到了,并立刻着手合作方案的确定。这速度,这效率,让红旗厂职工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汪海决策的果断和双星人的军队作风。

双星派来的领导们明确了红旗厂与双星在租赁以及其他多种合作关系中各自所承担的责、权、利。双星一年付租金70万元人民币,租赁下来后的一切均由双星人自己来管理。数日后,钟定军飞往青岛,与双星正式签订了合同。

    晚上,汪海在双星度假村请客,钟厂长带着随行人员前去赴宴。汪海又是笑呵呵地问:“小钟,感觉怎么样?”

    钟厂长抱拳谢道:“很感谢了,很感谢了。”

  “感谢是感谢,但你必须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将我们租赁的厂房全部安装完毕。行不行?”

    听了汪海这话他不禁倒抽一口冷气,瞪大了近视镜片后面的两只眼睛。心想,租给双星的那个厂房,按合同要求黄泥地要铺水磨石,墙壁也得粉刷,还要安装各种机器设备。这么大的工程才给一个月的时间,怎么能行呢?钟定军看着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脸上,他不再有别的顾虑了。与双星难得的合作刚开始,他怎么也要为“红旗”争口气。他发誓一般地说:“没问题,你们就看我们的实际行动吧。”

    汪海一脸认真地说:“要求归要求,你小子还有什么问题就冲我这个‘老大哥’直说。”

    他说:“汪总,我现在很上火呀。”   

    “怎么?”

    “不要说启动资金了,我现在给职工发工资,都是从个体户的朋友那里借钱,买回原材料先弄出点产品再出去卖,解一时的燃眉之急。想连续生产根本做不到啊。”

    “你的意思是要钱?”汪海也直截了当。

    “你能不能把这70万元租金先预付我,利息我出。”钟厂长的这个要求提得理不直,气不壮,因为合同上写着双星的租金是三个月到期再付。而双方签的合同字迹未干,他就先变了卦,这是很不讲道理的,可自己实在没钱买米下锅。钟定军说完,脸烧得像大红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汪海没有直接回话,桌上出现片刻的寂静。“这样吧,既然双星是行业老大,当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样儿,老大不但不能败家,而且还要养家。要把这个家管好,才不负老大的名号。看在你小老弟一心为红旗厂着想的这股劲儿上,先给你70万元,利息不要了。”

    “哎呀!”不但给钱,而且利息也免了,这把钟厂长感激的都不知说什么才好。随即,他听到汪海指示双星财务人员说:“明天上班就办,让钟厂长这次就把钱带走。”

如果说,汪海向红旗厂这个小兄弟伸出援助之手,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大企业总裁宽广的胸怀,毋宁说,这是汪海扎根在他血液里的传统道德观念,使他更能理解职工的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辛酸苦辣。双星不也是经历过如此的困境吗

第二天一早,当钟厂长将70万元的汇票拿在手里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无以言状。回到成都,他在全厂中层干部会上讲了青岛之行的全过程,并进行总动员,他说:汪海之所以把双星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特大型企业,是他的领导艺术、管理才能和一心发扬民族品牌精神的结果。我们当领导的要向汪海看齐,职工们要向双星的职工看齐。厂长的一席话,让大家的看到了红旗厂的希望。

7月份的成都天气进入了酷热阶段,红旗厂拉开了“大会战”的序幕。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整个四层大楼的厂房都由厂里的工人们来安装,酷暑季节,灼热的机器设备在工人们连拉带扛的号子声中拽进了厂房。28天后,他们将双星租赁的8000平米的厂房和设备全部修整、安装完毕。

随着双星的生产线进入试投产,成都双星鞋业有限责任公司也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建正式挂牌成立了。随后,公司领导便着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艺标准、质量管理培训教育,将双星集团的管理模式一套套全部移植了过来。双星与红旗橡胶厂联营了,红旗厂一下子上了一个台阶,第二年实现产值3600万元。

 

第一所鞋业工程学院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箴言: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就不会有世界一流的国家。点明了人才培养的直观性与重要性。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位成功的、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都把培育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汪海历经国际市场的风风雨雨之后,明确地认识到,制约中国鞋业制造水平的关键,是缺乏一批优秀的制鞋专业人才。于是,他开始呼吁创建培养高级制鞋人才院校。但是,当时中国的教育界忙于高考、成教等基础教育的普及,很多人的脑子里对创办这样的专业学校没有概念,汪海的热心呼吁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1992年,汪海在美国遇到一位拥有数亿美金的以色列富商。这位以色列商人对双星鞋特别感兴趣,在谈到制鞋业前景时,汪海试探着与这位以色列入商量,能不能共同投资在中国办一所鞋业大学。

这位以色列商人非常客气地对汪海说:总裁先生,你的双星鞋很好,我们以色列人很喜欢。如果办学校,我肯定要回我的以色列去建,我为什么要跑到你们中国去办学呢?

尽管汪海遭到了拒绝,但这位以色列商人透露出的那种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志气,给汪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色列商人的拒绝不仅没有磨灭汪海办学的热情,反而越发使他感到办一所中国鞋业学院刻不容缓。

制鞋工艺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橡胶、化工、纺织、机械等多门专业技术,又涉及到生理科学、心理学、美学等多门学科,没有一所专门大学是很难将中国的制鞋工业搞上去的。双星有必要在鞋业人才培养方面扛起大旗。

当时,中国对教育的宏观控制还很严,企业无权参与高等教育。汪海与台湾、韩国的同行商讨共同办学,也未能达成共识。这些老板只关心双星鞋怎样在本地销售,对眼前见不到效益的鞋业学院根本不感兴趣。

大路走不通,就走小路,汪海先在企业内部尝试办学。1995年,双星集团在沂蒙山鲁中公司创办了双星制鞋技术学校。这个学校的第一批学员,来自刚刚从部队复员的200名优秀士兵。

1997年,汪海与青岛大学校长坐在了一起。这位大学校长是位开明人士,他也深深感到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大学要想培养市场所欢迎的优秀人才,必须与企业联姻。他亲眼看到在美国哈佛大学校园周围是非常壮观的工业园区,大大小小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将学子们孵化成科研、经营管理的高手。

汪海创办中国第一所鞋业大学的想法,与青岛大学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两人马上做出决定,双星集团与青岛大学联合筹建鞋业工程学院。当年,鞋业工程学院招收了30名本科生,基础课教学由青岛大学的师资来承担,专业课由双星的高级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承担。双星还专门从台湾、韩国邀请著名的制鞋专家来授课。从2001年到现在,已有几百名毕业生从双星鞋业工程学院毕业,这所鞋业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制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树起行业坐标

早在20世纪90年代,汪海就意识到国际鞋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以耐克为代表的世界名牌加快了新产品推出速度,阿迪达斯也不断调整营销策略,来势凶猛地抢占中国市场,这预示着中国一批制鞋企业将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淘汰。与此同时,我国鞋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大大加剧,南方小厂一窝风地扩资增容,总需求量相对过剩。加之原材料大涨价,各企业竞相操起“价格”这个武器,加快推出低端产品,争取更大市场份额。这种“价格战”,使国产鞋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低档鞋”的代名词,也使得行业平均利润大幅下降。这种混乱的局面难免鱼目混珠,必然导致两败俱伤的可怕结果。

作为一代“鞋王”,汪海向同行们呼吁道: “价格战,最终会被文明的社会和有理智的政府所淘汰,中国鞋业必须进攻高端产品领域,向更高的目标挺进。”汪海虽然多次借助媒体阐饰自己的观点,但是当时在价格战中鏖战得精疲力竭的同行们,并没有把这种观点当一回事,而事实上,情况比汪海所料想的还要严重。

20018月至20021月在俄罗斯发生了几次扣鞋事件。

2003年冬罗马“刮”起了烧鞋风波。

2004年尼日利亚温州鞋被列入“禁止进口商品名单”。

同年2月,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的温州鞋,损失约3000万美元。

最为轰动的是20049月发生在西班牙的火烧温州鞋事件。

917日,在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的中国鞋城,大约有400名不明身份的西班牙人聚集街头,烧毁了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造成约80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埃尔切的大火虽然熄灭了,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人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什么又是温州鞋?人们不禁想问,近几年来在国际市场上的温州鞋究竟怎么了? 

究竟怎么了?正如汪海几年前所预言的,中国的低档鞋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和消费,必然遭到民众和政府的抵抗。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汪海就指出:我们带头转攻高端市场,一是树民族品牌的需要。国产鞋要尽快改变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档角色,打响自己的品牌,树起高档产品形象;二是维护行业合理利润的需要。我们只有推出高端新产品才能提高利润和扩大市场,避免低质产品、价格大战等恶性竞争,才能维护市场良性竞争和行业合理利润;三是市场规律的需要。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步由原来的适用型转向轻量化、舒适化、卫生化、功能保健化、环保化和时装休闲化,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穿鞋的基本功能要求。走高端市场是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

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双星每推出一款新产品,似乎都成为鞋业市场上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1998年,双星第一双空调运动鞋诞生,紧接着双星空调皮鞋又成功研制;

    1999年,双星率先推出了具有行走和滑行功能的“飞走动力鞋”,集休闲娱乐、健身强体于一身的实用鞋,成为国内国际市场上最为火热的功能鞋之一,双星的飞走动力鞋”在卖了5年之后,中国大地才掀起了购买“暴走鞋”的“暴走热”。

    2000年,双星研制出第一款“纳米”多功能鞋,成为率先将纳米技术应用于鞋类产品并成功推向市场的企业;

2001年,研制出的世界顶级新一代“名人”马家军专业跑鞋,重量只有75克,技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03年岁末,双星研制的“公对公”皮鞋在北京一双就卖到了2000元人民币…… 

    双星不断地在技术创新方面给国人带来惊喜的双星,创出的一款款功能鞋,成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高档专业鞋作为集生理学、运动学、美学为一体的代表现代制鞋业最高技术水平的新产品,成为了双星名牌的形象代表。在国家行业根本没有专业鞋标准的情况下,双星自己制订了专业鞋系列新标准,适应了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需求。

2005年双星制鞋企业最大的创新成果是为宇航员研发“航天返回用鞋”。10月17日,“神舟六号”飞船在内蒙古东部顺利着陆,当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轻松走出返回舱时,举国一片欢腾。双星集团为宇航员配备的个人装备产品——双星“航天返回用鞋”,也伴随着“神六”在太空遨游115小时32分钟后,成功着陆。这标明双星为我国载人飞船自主研发的鞋类救生装备,经受实际检验后获得了成功。

双星航天返回用鞋以其高耐磨、防刺穿、防水、防滑、重量轻、抗压缩变型、鞋帮大小可灵活调整、绿色环保等显著特征赢得了宇航员的一致赞赏。这种特制的鞋子,进太空舱时便于携带,出舱后可在各种山地、沼泽地、湿地、灌木林、沙漠等恶劣环境中行走。具有良好的随意性和安全性。

由双星集团独自设计生产的“航天返回用鞋为制鞋业建立了新标准,表明了双星集团具有超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特种鞋研制方面走在了国内乃至世界鞋类行业的前列,与“神六”一起为中国人争了光。

双星的高端鞋业,还体现在大量应用新研制出的密度小、成本低的“微孔底”,使鞋具有轻盈、防震力强、减震反弹性能优异、耐磨性能好等特点,一举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此项产品的垄断。通过不断攻关研究,应用中空透气纤维、宝利优鞋垫等高技术,使高端鞋业产品综合技术水平和档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们开发的“压敏胶技术”、“多功能透气吸湿防臭环保鞋垫”、“换气纳米防臭鞋垫”等等,使双星专业鞋的抗菌防臭效果一直居于国内鞋业领先水平。

双星的“第七代专业跑鞋”、“专业网球鞋”、“专业羽毛球鞋”、“名人专业篮球鞋”等系列拳头产品,不仅被国家专业队所青睐,而且大批量出口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以质量好、样式美观赢得国外消费者的喜爱。

汪海曾说:“双星,一颗星闪亮中国,一颗星闪亮世界。”正是因了这份“老大”的豪情,双星这个世界名牌才成为了中国市场的行业坐标。

 

焦点透视:道德情操与社会责任

 

1999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提出了全球协议,并于2000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这个协议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在内部要保障员工的尊严和福利待遇,在外部要发挥企业在社会环境中的良好作用,并明确地指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等几个方面。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世界掀起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浪潮。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使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上加大了投入力度。

现在,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看汪海的经营策略,他比安南要提前8年,是领先世界潮流的高明之举,但是从党对干部的要求标准来看,他的所想所做都是对党的先进性的一种长期操守。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汪海从20世纪90年代二进沂蒙山革命老区、与成都某企业联手开辟西南市场,到新世纪重组东风轮胎,对抗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蚕食,无不体现了汪海作为一个优秀企业家,把国家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觉悟。汪海有这种大思想,大觉悟,在具体经营上必然会使企业、合作伙伴、社会共同受益。

第二,现在工业文明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和最重要的经济单位,企业的目标不光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更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强调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也是与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一致的。如果说,汪海多年的经营策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相吻合,毋宁说是他的道德情操与社会发展需要是一脉相乘的。200512月双星集团被评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十大杰出企业,汪海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十大杰出人物荣誉

从汪海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活动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把社会问题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机会,一方面在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另一方面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尤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下岗职工再上岗,让农民脱贫致富,都是目前和谐社会创建中和重要问题。企业家能像汪海这样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才会不断提升,并因此具有较长远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