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企业的根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录

更新观念深化企业改革

(一九八七年九月七日)

 

一 提高认识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前提

目前我厂的改革总的形势是好的,经我们几年来的探讨,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是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符合我厂实际情况的。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进一步加深对改革的思想认识。

(一)这次机构调整是我厂几年来改革的继续和发展

特别是通过党员大讨论,全厂党员干部加深了对改革的思想认识,出现了不少部门、科室主动提出改革、大胆设想改革、自觉进行改革的好势头、好局面。有的改革建议书文字多达万言,不仅反映了我厂党员干部对改革的认识水平,同时也表现了热爱九厂、建设九厂的高度责任感和荣誉感。我们这次机构改革是厂领导经过两个月来的反复酝酿、反复考虑决定的,充分体现了全厂职工的共同心愿。我厂几年来每一次在组织机构上进行的大胆改革和探讨,都是根据我厂今后的发展,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实事求是做出的决定。同时也是下一步全厂组织机构改革的前奏,是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三大的召开,是我厂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和发展。

(二)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几年来,由于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开拓前进,使我厂实现了领导体制、干部制度、劳动工资分配、科技体制,内部经济承包和划小核算单位、发展横向联营、职工民主管理等各个方面的重大改革。并通过改革给我厂各项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可以断言,今后九厂要前进,联合体要发展,靠的也是改革,不改革就不能前进,不改革就不会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目前我们仍然处在探讨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要适应改革的需要,跟上改革的形势,首先必须更新观念,这是搞好改革的前提。必须从观念上、体制上、思想上、组织上都适应整个改革的需要。应当看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是一场革命,牵动着社会的每一根神经,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改革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阻力,要看清形势,提高认识,排除阻力——是搞好改革的首要条件。

(三)当前我厂在改革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受旧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厂在企业外部和内部都还存在不少问题。

1.从企业外部讲,主要存在“六个不适应”

一是行政体制还不适应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二是改革的理论还不适应改革实践的要求。由于上层建筑的改革滞后于经济基础的改革,必然使得理论的发展跟不上改革实践的要求,在实践上给予企业的指导反映出明显的“时间差”。三是组织机构不适应经济形势的要求。上层机构政治体制结构不适应经济体制的发展和要求,企业的“婆婆”太多,而给企业的权力有限,为企业办实事就更少。神多、庙多、小鬼多的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工作节奏和办事效率,因此,驱神、拆庙,轰小鬼已是迫在眉睫,急不可待。四是政策和法令不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建设的要求,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阻力。五是价格体系不适应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社会各企业间缺乏必要的配合协调,各种生产资料盲目提价,缺乏合理的价格管理制度,使企业间的生产发展不平衡,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六是外贸体制不适应出口发展的需要。在不少方面限制较多,统得过死,阻碍了企业向外向型发展。

2.从企业内部讲,主要存在“五个不适应”

一是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还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少数部门机构臃肿、人员庞杂、工作效率较低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还有“三多”:(1)部门多;(2)副职多;(3)闲人多。二是以生产为中心的指挥协调部门和大流水生产工艺还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样品的设计、模具的制作、工艺的调整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小批量、多品种、新花色、快节奏的要求,中间环节较多。三是部门之间还存在相互制约的现象,在配合协调上还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少数部门的领导总是算小账,没有全局思想,缺乏积极、紧密、主动地配合衔接的好作风。四是在分配制度上还不适应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要求。各种形式的“大锅饭”依然存在,不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因素。五是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还不适应改革对我们的要求。各种旧思想、旧框框、旧观念仍然还在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特别是个别部门,干部旧的意识太多,缺少拼搏精神,缺少全局观念,不愿当无名英雄,有时影响了改革的深入,影响了生产的发展。

(四)要适应新形势,就必须尽快转变作风,清除阻力

要跟上改革的步伐,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要尽快转变作风,要彻底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思想上要转变,适应改革的新要求;二是作风上要转变,做到高效率、快节奏;三是态度上要转变,要转变过去那种以邻为壑,互相扯皮的现象,坚持积极主动、团结协作、紧密配合的工作态度;四是工作上要转变,要统筹安排,不能顾此失彼,树立起全厂一盘棋的思想。

2.要清除思想阻力

从企业外部、内部存在的问题看,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思想上的原因。就我们企业内部讲,关键还是思想上的原因。要搞好企业改革,就必须首先清除“左”的和右的思想阻力,从形式上、组织上、手段上、方法上排除五种干扰,树立“五个观念”。即一要排除过去那种以政治为中心的“左”的干扰,树立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一切为了生产、一切服务于生产的观念;二要排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树立争创一流、争创第一的观念;三要排除工作好坏一个样,继续想吃“大锅饭”的思想干扰,树立奖勤罚懒、按劳分配的观念;四要排除坐等靠看、消极等待的思想干扰,树立主动改革、大胆创新的思想观念;五要排除与己无关、漠不关心的思想干扰,树立自觉改革、以改革为己任的观念,不当绊脚石,争做促进派。

(五)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企业,企业内部的主要表现是搞承包,企业的发展方向是搞集团。近几年,我厂改革的步伐较快,很多方面走在了前面,总的形势是好的。目前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不光中国在改革,欧美国家也在改革,整个世界都在改革。而要使改革成功,关键就是要更新观念,不更新观念,一切改革都等于零。

二 更新观念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

目前的改革,关键是要更新观念,从中央来讲,对企业要求进行全面经济承包,贯彻厂长负责制。同时在机构上要精简,在分配上要改革,彻底打破各种形式的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而思想观念不更新,改革就不可能真正实行,思想观念不更新,就是改革了,也可能还会退回来,走老路。

(一)什么叫更新观念

更新观念就是在新形势下,用现在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打破传统的旧观念。否则,如果仍按原来旧的观念、旧的眼光、旧的方法、旧的模式去研究分析问题,改革就不可能成功。更新观念通俗地讲,就是要加深对改革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认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探索前进。也就是说,用新观点、新方法去观察、去分析、去处理现实社会问题,要“摸着石头过河,挽起裤角探路”。既要大胆,又要谨慎,不能异想天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前进,走一步,看一步,过急不行,墨守成规也不行。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当前要更新以下“五个观念”

1.更新旧的干部制度观念

要改变过去那种干部被免职就是犯错误的狭隘观念,今后干部的“上”和“下”,不能以犯不犯错误为标准,而是以改革和需要为标准,适应形势、顺应改革就用,不适应、不需要就不用,上和下是辩证的统一,干部能“上”也能“下”,是当今改革干部制度的必然结果,不能再用过去那种只有犯了错误的干部才能下去的旧观念来看现在干部的“下”。这里要特别强调,老好人,老实人,勤勤恳恳但没能力,没有改革创新精神和奋力拼搏的事业心的人不一定当干部,要从改革发展的需要去看待干部的“上”和“下”。长期以来,由于政治体制和官僚主义造成机构臃肿的现象比较严重,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改革干部制度,就是要针对机构的设置不适应“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要求,逐步调整精简。当然,在整个国家体制没有大的变动之前,我们一个厂想进行大的改变是有很多困难的。

从我厂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随着体制的变化,干部能“上”能“下”,可以锻炼教育干部,可以培养帮助干部,“铁椅子”彻底搬掉后,我们有些干部下去了,认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过上一段时间,由于改革的发展可能又会重新任职。今后我们集团发展了,下一步用人的地方很多,关键看自己成才不成才,胜任不胜任。例如,今后我们要在全国各重要城市设许多办事处、分公司,还要建分厂搞联营,需要干部的地方还很多,关键就要看自己的能力,看个人的表现。

2.要更新组织机构的观念

几十年来,我们企业的机构都是从“抓阶级斗争”、“突出政治”这个范畴设置的,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央提出的“以经济为中心”的经济体制的要求。而企业要改革、开放、搞活,进行经济承包就必须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进行内部机构的重新组合,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正常的。要能适应企业的这一结构变化,必须要更新观念。如果还用原来的旧观念看待各种新事物,那么各种机构都是不能变的。过去企业就是按比例配够人,不管企业需要不需要。讲究上下对口,上面设个神,下面就要有个庙,造成人浮于事,机构重叠,因人设事。本来一人能干的事,非要两人去干;一人能兼起来的工作,硬派多人去做;本来同是了解一件事,一个部门就行了,却要几个部门都去办。既浪费人力,叉给基层带来麻烦,给生产车间造成很大负担。我们说,企业的主要工作是搞生产,发展经济,给国家创造更多财富,所有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目的也是把生产搞上去,把经济效益提上来,机构的设置怎样能有利于生产就坚持怎样做,要坚决扫清生产发展的一切障碍,企业必须以生产经营为中心。

3.要更新生产管理的观念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促进生产的发展。过去的一套管理办法大家搞了30多年,也习惯了。有些办法是大家经过几十年辛苦劳动总结出来的,现在机构变了,原来那些管理办法就不适应了,必须重新去理顺,重新去总结,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假如观念不更新,还用原来那一套办法去办,就会感到一切都不适应,所以说更新观念是搞好生产管理的关键。制帮分厂和出口鞋分厂的合并就是为了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各部门科室,特别是计调、科技、财务、劳工等科室要积极主动地理顺关系,不能设障碍,出难题,否则就要追究责任。对于一些具体问题,如鞋帮如何领?出口谈判和模具制作等关系怎么办?这些具体问题,希望你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解决,理顺各自关系。在各科室人员分工上也必须更新观念,由于受几十年“大锅饭”的影响,大家习惯分工过细,一人就干一样。现在企业讲效益,改革了,不能一人只管一样,要一专多能,一人多用,要有竞争意识,要实行兼职,工作要打满,科室同志只有高负荷、快节奏地运转,才能出效率,出水平,出成绩,才是真正的双星精神。

4.部门的改革也要更新观念

改革是一场革命,它要同几十年来的旧观念进行斗争,靠一两个人不行。改革不光是厂长、书记的事,而是全厂职工的共同大事。现在有些部门还在那里等,思想还不接茬,看到问题也不提出,甚至看到很明显的问题,也不主动去解决,怕提出之后改革革到自己头上,怕下车间,怕到第一线,这是思想问题和教育问题。但也有的同志由于改革调整了工作,触动了自己,不是采取积极态度,而是发牢骚,讲怪话。假如这些人不能更新观念,认真查找自己的问题,怨天怨地就是不埋怨自己,不急起直追,在今后的改革中将会犯更大的错误。

今后不能为关系而设人,希望各部门领导在改革上都不要搞个人小圈子。特别是出口鞋分厂合并后不能搞自己的小圈子。要树立一个中心,不能搞多中心,没有中心工作就会乱套。

5.在培养主人翁意识上要更新观念

在当今20世纪80年代,一个企业要想真正搞好,靠厂长一个人不行,要靠全厂职工都行动起来,才能真正搞好。而要使大多数职工都行动起来,就必须树立起热爱九厂、以九厂为家的精神,培养主人翁意识。培养主人翁意识靠什么?单纯靠思想政治工作是不行的,光靠感情投资也是无止境的。有些人不自觉,光靠政治工作去帮助教育,他会感到你对他无可奈何,不理你也没办法,纯粹是在养着他。领导千方百计给他增加福利,调整工资,但他总不满足,好像九厂不知欠他多少账,他们自己不干活认为是应该的。对这部分人就要强化“以严治厂”的方针,强化主人翁意识,使全厂职工都能说主人翁话、办主人翁事、尽主人翁责,培养职工“爱厂、求实、拼搏、兴利、开拓、前进”的企业精神。对不自觉的人就是要强化,目前有的人思想素质实在太差。劳工科、职工代表、保卫科、组织科、企管办要认真抓一下劳动纪律,坚持用纪律、用制度去约束这些不自觉的人,给那些不干工作老当“评论员”的人一点压力和制裁。这是对那些以厂为家,拼命苦干,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的同志一个有力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扶持了正义,培养了两个方面的主人翁意识。

三 深化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今后的发展,要靠改革来振兴,靠改革求发展。因此,深化企业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改革就不能发展,不改革就不能腾飞。可以断定,党的十三大召开之后,全国改革的形势会更好,改革的特点会更深刻,任务会更加艰巨。企业改革是城市改革的前沿阵地,要求改革的步子更快、更大。

我厂下一步的改革,要在上半年搞“双增双节”、整顿干部作风、强化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要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第一,要把改革同下半年的“双增双节”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双增双节”落到实处,尽最大努力来完成今年利税过千万的目标;第二,要把改革同提高干部作风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重点解决干部的“铁饭碗”、标准要求不高,思想上、行动上的懒散问题;第三,要把改革同提高产品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中心,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线、生存线、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一根红线,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而要搞好这“三个结合”,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要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优势,逐步完善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这是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2)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改革。政工部门、行政部门、生产部门、辅助部门都需要改革,养闲人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各部门老好人、讨好人、怕得罪人的领导是搞不好改革的,工作也是搞不好的。各部门领导都要从本部门做起,主动拿出改革的方案来。

(3)全厂上下要步调一致,统一调度,统一指挥,进一步理顺、协调好分厂与分厂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产、供、销三者之间的关系,决不能相互脱节,一定要把生产抓上去。

(4)下一步党、政、工三者的关系如何进一步理顺?企业集团今后如何发展壮大?怎样尽快扩大出口生产,实现企业向外向型转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大家在探讨研究中认真去大胆实践的重大问题。

我们的发展方针已经定了,就是对外走双星路,在经营上走自己的路,在行业中敢于竞争,硬碰硬自己发展自己;对内走双星路,强化主人翁意识,用科学,用技术,用能人,用创新精神,自己解放自己,培养双星精神,开拓出口工作新局面,使企业由内向型生产逐步转为外向型生产,把我厂建成我国最大的胶鞋出口基地之一。要实现这一方针目标,就需要全厂干部职工进一步发挥“爱厂、求实、拼搏、兴利、开拓、前进”的企业精神,以十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去探索,去拼搏,去抗争,迎接九厂全面改革的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