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改革大潮的先行者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录

敢为天下先

——记青岛橡胶九厂厂长汪海

陈大良

 

今年4月,赵紫阳总书记在中南海会见20位全国优秀企业家时,一位黑黑的山东大汉无拘无束地谈了足足30分钟。

他,就是“双星运动鞋联合公司”董事长、青岛橡胶九厂厂长汪海。

汪海,这个只有中专文化程度的基层干部,短短5年时间,一跃成了全国闻名的企业家,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胶鞋行业优秀厂长”、“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模范”、“山东省先进企业管理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赵紫阳、李鹏、胡启立、万里、田纪云、张劲夫等先后接见了他。

这些荣誉,记录着他的改革业绩,记录着他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1983年初,汪海出任青岛橡胶九厂党委书记。那时的九厂,人心涣散,纪律松弛,管理混乱。30年一贯制产品大鹏牌解放鞋积压了200余万双。九厂再也没有力气往前走了,2000多名职工都悬着一颗心:九厂向何处去?面对严峻的局面,汪海果断地抛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把解放鞋扩散到乡镇企业去,腾出人力、物力、财力开发新产品!

这一改革方案像油锅里撒进了一把盐,全厂“炸”了。“咱们一个厂生产解放鞋还卖不掉,再让别的厂也生产,那不是把咱们往坑里挤吗!”

汪海深深地理解职工们的心情。但是,他深信自己深思熟虑过的改革方案一定能成功。他向职工们解释说:咱们厂已走到了一个大坑的边上了,再按老法往前走,就非掉到坑里不可。因此,我们要往后退几步,再起跑、起跳。跃过这个坑就是光明大道!于是,他的改革方案在人们的半信半疑中开始实施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他们在101市建起了13家联营分厂和加工点。九厂从生产、技术、设备、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无偿的或优惠的支持,使这13家乡镇企业年加工鞋帮达1000万双,产值达4000万元。其中的4家企业由长期亏损转为当年赢利。与此同时,汪海集中人力、物力开展新产品开发研制工作,不到两年,共开发60多个新产品。目前,全厂已有110多个品种、300多个花色,在全国胶鞋行业中,第一家成为拥有运动鞋、橡塑鞋、PU鞋、老人健身鞋、女便鞋、健美鞋、儿童鞋和出口鞋八大系列产品的企业。不仅完成了产品由以低档为主向以高档为主的过渡,而且走上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的轨道。在这些新产品中,有两种荣获国家银质奖,6种获化工部优质产品奖,8种获山东省优质产品奖。

1986623日下午530分,青岛橡胶九厂结束了30多年生产解放鞋的历史,他们把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最后一双解放鞋放进了厂展览室。

一段历史凝固了,新的画卷展开了。

去年,在全国胶鞋产品严重滞销、许多胶鞋厂效益下降、亏损甚至倒闭的情况下,青岛橡胶九厂的产品不仅无一积压,而且供不应求,产值、利税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橡胶九厂开始产品扩散1年多后,当众多的企业看到横向联合是一条发展之路时,九厂已完成了自身的“脱皮”,开始迈向更高的台阶。1987年元月,以橡胶九厂为主干,以这个厂的“双星”牌优质鞋为龙头,包括工、商、贸21家单位一体化的“双星运动鞋联合公司”宣告成立了,汪海当选为董事长。李鹏同志挥毫为这个崛起的企业集团题写了牌子。

此时,橡胶九厂的职工们才真正认识了厂长的气魄和胆略。于是,他们一呼百应,积极支持自己的厂长搞改革,使全厂各项改革都走在前面:在青岛市大中型企业中,这个厂率先进行了机构改革,把27个科室合并为17个处,精减下来的管理人员充实到了生产第一线。并在企业内部实行了选举制、组阁制、自荐制、招聘制、任命制等,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干部制度的改革。他们创造性地设立了职工专职脱产民主管理小组,让职工参政议政,评价和监督干部,为企业民主管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他们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先到28个省、市、自治区的320多个县建立了670多个销售网点,在香港、深圳、北京、西安、武汉、徐州等设立了分公司、办事处,产品每年自销1200多万双。他们在青岛市第一个成立了跨省、市,由工、贸、商21个单位组成的我国北方最大的胶鞋联合集团。他们不失时机地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提出了向外向型经济转移的“多渠道、多口岸、多客户、多形式、多品种”的“五多”方向,两次以企业名义参加了香港国际鞋业展销。今年8月,汪海飞赴美国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国际鞋业博览会,签订了15万双鞋的供货合同,并同美国亚洲矿艺公司、加拿大鲁兴公司签署了合作经营协议书,注册成立了“双星USA公司”和“双星加拿大公司”,实现了让九厂产品“占领山东,面向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

要闯出一条新路,不仅需要有敢于探险的胆识,更需要有忍辱负重的精神。198411月,汪海第一个在青岛以企业的名义召开了记者座谈会,邀请了省内外40多名记者,向他们介绍九厂的产品,九厂的改革。谁知却有人把此事当成“不正之风”而告了汪海一状,说他是假公济私,宣扬自己。“风雨”之狂,大有倒“海”之势。恰在这时,汪海正打点行装准备去日本考察引进制鞋流水线设备。就在他飞赴东邻扶桑的同一天,上级调查组进驻了九厂。

国内在“查”汪海,而肩负重任、身在异国的汪海却玩命似地连续考察了14家工厂的流水线。精明的日本老板为了把汪海腰中的60万美元掏到手,做出了种种馈赠的表示,并殷勤相待。可他不知他的对手有自己的“定盘星”:不先进的设备坚决不要!汪海坦率地对他说:“你的流水线虽然效率高一些,但并不先进,工作时会产生有毒气体,这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我要对我的国家、我的职工负责。”最后,汪海断然决定,放弃流水线的引进。对此,日本老板十分佩服汪海的内行和精明。而与汪海同去考察的同志却为他捏着一把汗,担心流水线买不回去岂不要“罪上加罪”?汪海却很坦然:“我宁愿赚个出国游玩的罪名,也不能把人民的血汗钱白白扔掉!”

就在这些日子里,进驻九厂的工作组先后找了几十人次谈话。最后,汪海受到了通报批评。

于是,社会上飞传:汪海中“箭”了!可是,这一“箭”非但没把汪海射下马,而且提高了他的知名度。原本不认识汪海的青岛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汪海是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于是,汪海换了一匹“马”,由党委书记改任厂长。在改革的道路上,他跑得越发欢了。

改革造就了一代人才,也造就了一代企业。短短几年,青岛橡胶九厂由一个老厂房、老设备、老工艺、老产品的“四老”企业,变成了具有20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的“四新”企业。经济效益自1983年以来平均每年递增10%以上,居全国同行业之首。1983年到1987年,在有200家胶鞋厂参加评比的全国胶鞋厂际联赛中,九厂连续5年被评为第一名,去年又被化工部评为全国胶鞋行业第一个“六好企业”。还先后荣获了山东省、青岛市授予的“文明标兵单位”、“省先进企业”等30多个荣誉称号。

 

 

(原载19881118日《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