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三十年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录

引言·汪海在北大

 

汪海,是讲故事的高手;汪海,更是创造财富故事的奇人;汪海,成就了双星上百个千万富翁;汪海,把一个不知名的双星,缔造成了世界名牌。你想跟汪海面对面的探讨如何创造财富吗?你想知道汪海在创造民族品牌的过程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吗?你想一睹中国第一代优秀企业家中现在唯一幸存者的风采吗?……只要你有兴趣,你有问题,同学们,明天下午在图书馆,双星总裁汪海将向我们讲述他的成功之术、财富之道、创名牌之路的不凡经历。

2007111日,瑞雪沐浴过的燕园,宁静而清新。因了这份热情洋溢的海报,北大的校园里竟然引起了小小的骚动,这座代表中国教育最高学府的校园,从来不缺少名师授课,更不乏经济专家布道,但由于汪海带着双星这个成功的民族品牌到来,还是为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校园增添了几许看点。

这一天,由国务院国资委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中国民族经济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文化与企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大隆重举行。汪海应邀前来发表《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双星的发展主题演讲,全国政协常委陈益群、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以及著名专家学者王忠明、陈浩武、唐丰义等出席了论坛并发表讲话。

这次论坛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性,传播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提升中国软实力。围绕这一议题,汪海结合双星发展的事实,论述了现代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揭示了双星在国有制鞋企业中一花独秀的奥秘:独特的市场理论和企业文化是企业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法宝。

北京大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陈浩武说:中国企业的文化能不能成为有效的企业文化,汪海的成功就是一个例证,证明了中国企业文化不仅是可以成功的,还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气质,总结一下双星这个非常成功、非常具有精神气质的名牌企业,可以为我们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当天晚上,汪海如约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面向200余名北大师生进行了为时100分钟的精彩演讲。他说:不管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琳琅满目的市场上,我们都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志气;要将精神提到民族文化的层面上来,变成一种信仰,这个信仰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创造、振奋民族精神的民族文化。这典型的汪海式的开场白,为他赢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有民族精神是必要的,但在商场上还要有谋略。双星鞋最初进入欧洲市场,是借助在德国举行的124届国际鞋业博览会这个契机。那次展会云集了1400家制鞋企业,盛况空前,当时中国的企业就我们一家,怎样才能吸引外国商人的眼球呢?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打出了中国鞋文化表演这张牌。这张牌一亮相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我们不管走到哪个展馆,人们全都伸出大拇指说,CHINA DOUBLE  STAR 

汪海讲故事的水平的确是一流的,他将会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这时有人递上一张纸条,问汪海是凭借什么法力把一个国企双星培养成世界名牌的。

汪海笑着说,我哪有什么法力,一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佛、儒”融入到企业管理当中,二是我们有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我和王增胜书记他们一心一意搞改革,搞创新,抓质量。民族强,则国家强;班子强,则企业强,所以双星是内外合力才成功的。

双星从当时一个濒临倒闭、以鞋为主的企业操作到现在,是眼见着一个又一个制鞋企业倒下去的。在文革时期,全中国做鞋的企业有3000多家。现在全国制鞋企业,只有双星一家还挂着国企的牌子。为什么那么多鞋厂都垮了?双星却发展了?双星的发展有各种因素,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文化,就像你们北大一样,是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提倡干好产品质量就是最大的行善积德,没有积德行善之心不可能创造名牌,任何一种诱惑都可以让名牌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汪海越讲越兴奋,越兴奋他的讲演就越精彩。

20014月,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大型企业工委书记的吴邦国同志来青岛检查工作。他对陪同人员说,我这次来要到双星看看。有位市领导说,双星没什么可看的,还是……吴邦国却坚持说,我去站站行不行?我去看看汪海总行吧?

当时我接到这个电话后,想赶快准备一下,但已经来不及了,吴邦国的车队已经到了双星大门口了。我们见面后,吴邦国同志向我要名片,这一要不要紧,可把那些陪同人员搞糊涂了,他们在想汪海到底和吴邦国有什么关系呀?其实我们什么关系都没有。

那天我问吴邦国副总理想看双星的什么东西。他说,我在上海市工作时,上海有200多家制鞋厂,这些工厂倒闭得最早、也闹得最凶。把我弄得焦头烂额。当时那么多鞋厂都垮了,可双星没垮,还盖了这两栋大楼。我想看看这两栋大楼,看看你汪海呀。我告诉他,这两栋大楼是用双星鞋的鞋后跟摞起来的,吴邦国听了哈哈大笑。

汪海的故事一个比一个好听,听得这些北大学子又是大笑,又是欢呼。这些高材生们,在课本里是听不到这么精彩的故事的。纸条一张接着一张地递到汪海手里。

双星作为国有企业发展到现在,是有独门绝技。双星是中国制鞋行业第一个上市的企业,第一块民族品牌,也是出口最多的企业,现在轮胎和鞋加在一起出口额为3亿美元。有同学问我,双星发展到今天,究竟是什么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实很简单,还是文化

在商战当中,哪个企业创造了文化,特别是创造了与世界、与时代相接轨的新文化,这个新文化就能推动你这个企业不断地去发展、壮大,去净化这个企业的管理。双星虽然是一个国有企业,但这个国有企业的成功秘密何在?已经有几个同学提问了,我可以告诉大家,双星现在是三种机制组合,一是办起了6000家双星连锁店,目前全是个体经营;二是所有市场上的公司都是股份制的;第三,工厂是国有的。这三种机制同时运行、同时发展,相互不冲撞,不矛盾,而且还能共同发展,靠的是好的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靠企业的文化理念的管理。

一个小时过去了,本来主持人想休息一刻钟,但见汪海讲得兴起,师生们听得兴高采烈,只好任凭汪海一讲到底

汪海的讲演很精彩,其实是汪海创名牌、发展名牌的历程更精彩。

我再给你们讲一个国企拯救国企的故事。汪海讲起接管东风轮胎厂的事儿,眉宇间有种壮志凌云的味道。

东风轮胎厂曾是中国的四大轮胎厂之一,而且是第一个和外国人合资的中国轮胎厂。外国人占大股,经营了10年,结果这个合资后的企业经营到2002年,亏损达15个亿。职工发不出工资,企业面临倒闭,几千名职工面临下岗。为了稳定东风职工,挽救这个大型国有企业,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同志亲自写了一封信,让我去接管东风。经过几次调查研究,我认为这个企业不是不可救药,而是由于管理不当才造成了目前这种状况,这是其一。其二,俞书记当年任青岛市的市委书记,曾经多次在我遇到困难和阻力时支持过我和双星,可以说没有像俞书记这样的党的好领导,双星就不会走到今天。进过研究决定,双星接管东风。

接管东风是件大事,我请了几十个媒体同志一起到湖北东风轮胎厂,准备签合同时进行宣传的。可没有想到,一下火车,还没有走出站台,我就看到有些人打着大标语:双星滚回去!汪海滚下去!当时有个记者吓得脸都变了,对我说,汪总,看这架势要出事,您还是回去吧。我笑笑说,我汪海做事从来没有怕过什么,在战场上宁肯让敌人打死,也不能让敌人吓死,何况是东风的职工——自己的同胞兄弟,我倒要看看他们拿我汪海怎样。

晚上湖北省副省长专程到我住的招待所看我,也是怕我出现意外,非要接我到宾馆住。我说,在越南战场我都大难不死,还真不信会死在你这湖北省。我哪也不去了,就住这里了。湖北省的一位领导对我说:汪总,俞书记来电话了,说如果不行就不干了,回青岛吧。我说,只要你们省委、市委决定要干、支持我干,那我就不走了。那些闹事的人,我明天就去会他们,告诉他们,汪海要在这里做什么。

第二天我们把通知贴出去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汪海在礼堂做报告,愿意听的进来。那天我在礼堂做报告,外面有400个警察、400多保安,八九千人围着那个礼堂不走。我不但讲了2个小时45分钟,而且职工还给了我49次掌声。等我讲完以后,整个情况出现了转机,东风职工热烈欢迎双星的到来。

这个企业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职工的那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企业的感情,对工作的热情今非昔比了。这种变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双星企业文化的激发,管理模式和理念的促动。一个有5000多人的轮胎厂,一个老的国有企业,马来西亚人在那里做了10年,亏了15个亿,我们却用一年多的时间扭亏了,现在已经盈利!

谁说我们中国管理不好企业?谁说我们比外国人差?我就不服!双星的发展证明,中国的企业文化是卓越的、是支撑企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双星每个历史阶段都创造着自己的新文化。这个新文化概括起来就是继承优秀的,吸收先进的,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只要是先进的,我们都吸收;创造我们中国人、双星人自己的现代文化。文化是灵魂、是思想、是精神;文化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社会竞争的原动力。

一个没有品牌意识的老板,是培养不出具有品牌意识的员工,没有品牌意识的员工,就创造不出与品牌相匹配的产品。总之,只有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发挥创造力,中国的企业才能真正有希望。中国的希望,在于新一代的你们!

在掌声中,汪海被北京大学聘任为北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