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企业的根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录

应从六方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00六年四月十三日)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重点从“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财政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企业财务和分配制度、增加财政科教投入”四个方面积极鼓励、支持、促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市场运作中,企业如何增强科技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新时期,企业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在理念创新上要实现新突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竞争成功的支柱,是市场永恒的主题,只有创新才能树立新形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强名牌、强企业、强国家。

在技术创新上要实现新突破:目前,中国制造加工业的“四低”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低水平、低档次、低质量、低价位。比如,目前国内鞋类企业大部分是中低档产品,大家都在这个“四低”的层面上竞争市场,真正能走向国际市场与外资企业高水平竞争,目前还没有形成这个力量。这种“四低”的竞争,造成市场上和经营中的无序竞争,出口方面企业之间相互压价竞争,肥水流人他人田,国外商人从中得利。因此,我们首先应一致对外,停止内耗,停止价格战,停止恶性竞争。其次,从“制造”提升到“创造”、“创新”,从国内知名品牌提升到争创国际知名品牌,真正从“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高。

在管理创新上要实现新突破:目前,应对生胶原材料继续上涨,战胜今年原材料涨价、劳务费增高、能源成倍增长所带来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创出新思路和新方法,从管理上来降低生产成本。双星人用“软橡胶,硬管理;硬机械,细管理;小商品,抠管理”的管理新理论,抓住“成本管理”这个企业发展的“纲”,通过资金切块、一天一算,企业在原材料成倍增长、同行业降价竞争的情况下,使企业保持了足够的利润空间和快速的发展势头,双星集团各行各业在双星特色的文化理念管理、质量管理、工艺技术管理、成本管理、体制机制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为双星名牌做大做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双星打造中国综合性制造加工业大集团的发展有了核心竞争力。

在体制创新上要实现新突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强还是弱,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理顺创新机制。企业只有以良好的体制、机制作保证,才能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有发展,才会有希望。20世纪80年代初,双星冲破统购包销的计划经济流通体制,最早走向了市场,开了企业自营自销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各地建立自己的经营公司,并打破国有企业的老模式,进行了“包、租、股、借、卖”等多种体制创新,全面完成了对市场一线的买断改制,实现了销地产和产地销的良性循环,双星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生产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现在,双星开始进军高端市场,将小平同志在农村改革初期推行的“包产到户”的机制引入企业,使机台成了“责任田”,承包人成了“小老板”,激活了每名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社会资金和人才。

在设备创新上要实现新突破: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和科技的推动,我国还比较多地依靠资源、能源和低成本劳动力投入。2005年,我国研究实业发展经费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我国虽然成为加工制造业的大国,但是我们多数产品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由于研究设备配置不足,研发能力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企业缺乏技术改造能力,难以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

在人才创新上要实现新突破:在当前科学发展的浪潮中,企业必须本着“引进、利用、激励、培养和评价”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淘汰机制,给技术创新人才,特别是给中青年技术创新带头人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让企业成为人才聚集地,企业才可以做大做强。同时,企业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培养研究人员,不断创新人才培训形式,举办专业技术人员、开发设计人员、计算机人员、市场销售人员和质检人员等培训班,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聘请国内外专家,定期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对解决关键技术、疑难问题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增强人才队伍素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