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企业的根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录

“上山”符合规律“上山”也是开放

(一九九三年九月九日)

熟悉双星的领导和朋友们都知道,我们进入市场比较早。在别人还在岸上搞计划经济时,我们就下了海。经过10年艰苦努力,不但没有沉下去,反而练出了一身好水性。因此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很自然地与国内外市场接轨,这样也就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主动,保持了优势。

在国有企业都下海后,我们自然而然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要保持原有优势就必须有新招。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们提出了“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新决策。也就是说,别人在岸上的时候,我们率先“下海”,人家全部“下海”之后,我们再率先“上山”。而且是人家出山,我们进山。

为什么要“上山”呢?我们主要考虑到这么几点:

一是从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看,制鞋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规律,而最终由城市走向乡村,由沿海向内陆转移也是规律,与其将来被动地要我调整,不如现在主动地我要调整。

二是从国内行业与市场现状看,国有制鞋企业竞争能力降低、成本升高,普遍处在低谷。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向西转移只是个迟早问题。从要我转移到我要转移,我们再次采取了主动出击的策略。

三是从社会主义国有大型企业的义务、共产党人的责任心看,面对内陆相对贫困落后地区和8000万贫苦人口,我们觉得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变国家“输血”援助,为国有企业“造血”,帮助他们提高自我完善能力。这是企业全局观念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的体现,也是公有制的体现。

四是从沂蒙山情况来看,它也有其自身优势,比如劳动力丰富、资源丰富而且成本低廉等,只是受交通、通信、信息及工业基础等比较薄弱因素的制约。我们进山,采用优势互补、利益互惠的方式,可以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促进剂的作用。

五是从我们集团自身发展战略来看,也是“西部开发,东部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西部开发,东部发展”,就是说我们要利用位于青岛市黄金地段的老厂区,大力发展高科技、房地产、旅游、商业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或第三产业,追求高效益、高附加值,现已初见成效。然后将老厂区制鞋企业向相对落后的西部转移,借用内陆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鞋工业。我们已经建成了青岛市开发区鞋城,鲁中是我们的又一个大型制鞋基地。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在鲁中公司原址的兵工厂裕华机器厂宣布出山,迁往城市的同时,双星人宣告进山,开发老区。

总之,无论“下海”还是“上山”,都是市场逼出来的。不仅体现了市场经济客观规律,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同时也勾画了双星的一条发展轨迹。

一 “输血”与“造血”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共同富裕。国家为了扶持贫困与落后地区,每年投入大量援助资金。但这只是“输血”,只能救一时之急,不能有持久的效果。而且国家也没有能力全面照顾在山区、老区及其落后地区的8000万贫困人口。

而我们建设鲁中、开发沂蒙山区,实施的是“造血”行为。就是要帮助当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经济,用我们的鲁中公司来带动当地相关工业的配套发展,促进当地整体经济的逐步繁荣。

那么变“输血”为“造血”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减轻国家负担。不靠国家“输血”,而靠企业“造血”本身就节约了国家大量开支,鲁中公司原址的兵工厂迁走后,资产转给地方,再转给双星,同样都是国有。而且双星开发沂蒙山区完全是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谋出路。双星为建鲁中公司已经投入近1200万元,尤其是集团公司员工还自发地集资400万元支援鲁中。

二是活跃当地经济。鲁中公司的建设,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当地经济气息的浓厚,并通过工业的配套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优势,改变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的落后状态,发展壮大自己的第二、三产业。

三是起到扶贫效果。单是鲁中公司招收的1600名职工,按照当地的标准,就可以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是说,鲁中公司本身就完成了1600户农民的脱贫任务。同时配套经济的发展,使那些老弱病残在家里也有活干、有钱赚。因此,老百姓都说:“双星是俺致富星。”

四是传播现代气息。沿海大城市的现代气息、思想观念,双星多年来探索的经营策略、管理经验,都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而且鲁中公司的干部、骨干都以培养当地人为主,从长远观念看,是给当地储备了一个人才库。所以,他们参观后说:“过去是我们出去找老师,现在是老师送上门来了。”这就是社会效益,是用金钱无法估算的。

五是增强双星发展后劲。鲁中公司是双星集团的又一大型制鞋基地。除这里的厂区外,在五莲还建立了一个大型制帮厂,另外还发展了第三产业,如肉联厂、医院、商场、宾馆、加油站等。鲁中公司也正在向综合性公司发展。

二 “上山”也是开放

过去人们认为走出国门是开放,开放只是对海外来说的。外国人为什么来中国呢?说明我们有优势,说明他们有利可图。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呢?只要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壮大企业,都是开放。就是说,中国向外国敞开大门是开放,内陆向沿海,山区向城市敞开大门也是开放。同样,“下海”是开放,“上山”也是开放。同时“上山”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开放。从客观市场规律、行业发展趋势、实事求是原则、共产党人责任、公有制优势等各个方面都证明了,“上山”是一种新的开放形式,是一条新的开放路子;而且比对国外开放更辛苦、更艰难,但却是共产党人应该做的,是社会主义应发挥的优势,也是对国外开放做不到的。

三 双星精神与中国特色

事实证明,鲁中公司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去年8月份正式签订协议到现在的一年时间里,从组成领导班子、考察、规划、设计到工艺布置,从厂房整修改造、设备购置、试产、试车到正式开工,到目前为止已投资1200多万元,仅水电工程就投资300多万元,招工1600多名。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鲁中公司将基本形成规模。年产800万双鞋和1000万双鞋帮,职工2500~3000人,如果包括五莲帮厂将达到4000~5000人。而且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实现供产销的自我配套。我们完全有理由对鲁中公司的将来保持乐观。

同时我认为鲁中公司的另一个重大收获,就是让我们再一次亲身感受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双星集团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出发,来到沂蒙山,开发革命老区。平均年龄50岁的鲁中领导班子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坚持冲在第一线。集团公司职工自愿集资开发鲁中。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拼搏奉献的双星精神,也体现了互助协作的社会主义精神。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鲁中公司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给予了全力的、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沂源县委、县府直到淄博市各级领导没有地方主义、本位主义,表现出了高度的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再加上沂源百姓的吃苦耐劳、拼搏奉献,鲁中公司的建设才得以高速高效,保质保量。

所以说,鲁中公司建设本身就足以说明,如果没有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精神,没有社会主义互助协作思想,没有公有制条件下的全局观念,没有国有企业的高度责任感,鲁中公司将一事无成。这也进一步验证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公有制的优越性。

四 “上山”的几点体会

(1)国际经济大循环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就必须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就是说,中国的民族劳动密集型国有企业,必须先“下海”,后“上山”,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其实“下海”与“上山”都是参与市场竞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势,而且是其他所有制不具备的优势。从鲁中建设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只是在政策上、体制上要认真研究。

(3)要一切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论是“下海”还是“上山”,不论是走出国门,还是走向山区,都要实事求是按规律发展企业。

(4)我们去年迈了两大步,一只脚在纽约,一只脚在孟良崮。这是真正的国际经济大循环,也是国有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发展的新路子。

按照双星集团发展的战略思想,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国际型的综合性公司,不仅要一支脚踏在纽约,一支脚踏在孟良崮,建立起真正的国际经济大循环,而且在生产专业化、经营多元化、管理公司化、国有(资产)民营化的基础上,还要逐步由企业型向贸易型转变,由产品覆盖向商标覆盖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中国的国有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