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来说,没有技术可以出去学技术,没有硬件可以花钱买硬件,但管理是 偷着学不成、花钱买不到的,它是一门决定企业命运的科学,是综合性知识和水平的体现,是企业中高科技的高科技。从众多企业的兴衰当中,我总结提炼出这样三 句话:企业垮在管理上,败在创新上,死在经营上。我们轮胎和机械的发展也能充分说明这个问题。如果不是近几年集团狠抓了管理,大家不断地创新,经营模式反 复地调整,在原材料大幅度涨价的今天,我们轮胎和机械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生存空间。所以说,管理、创新、经营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而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也离不开这三条,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主要素的人才,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针对我们工作中暴露的问题,针对我们骨干队伍的思想现状,大家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复合型人才,还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条件:
(1) 要有好的人品。好的人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积德行善,要讲良心。这就要求大家对每一项工作,都要拿到积德行善的高度去认识、来对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 我们的员工要有爱心,不要把他们简单地看成就是一个干活的,要把他们看成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根基,看成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力,看成是利润和质量的直接创造者。 如果连这个基本道理都不懂,我们的工作永远上不去。当然,我所说的这种“爱”,同小恩小惠、搞私人关系是不一样的,这种“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我们的 人品和良心去感化员工,工作和生活上给他们创造好的条件和环境。但对于有损于企业的行为,大家要及时加以制止,真正做到铁面无私。只有做到严情结合,我们 才能真正发挥出全员的力量,这也是我多年来始终坚持的“有情的领导,无情的纪律”的原因所在。
(2) 要有好的作风。好的作风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实事求是,扎实认真。我多次强调,市场中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要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除了要具备德、才、忠、良条 件以外,还要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要认识到,在市场当中,我们要坐稳自己的位置,干好自己的工作,采取欺骗的方式是行不通的,骗只能骗一时,但骗不了一 世,只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才能走到最后,才能成就大事。
(3) 要有宽广的胸怀。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一个成功的复合型人才,他是善于倾听反面意见的,是能容忍自己的对立面的,那种“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就打击,对不支持 自己的人就排挤”的做法,都是见不得人的小人行为。只有善于吸取别人的意见,你才能全面掌握企业的情况,才能具备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条件。
(4) 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大家就要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辨证的方法去分析、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办法。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当 中,不可能不被别人评论,也不可能不去评论别人,关键是你怎么看待别人对你的评论,怎么去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这就需要我们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辨 证的方法去分析、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办法。当有些话通过别人之口传到你耳朵之后,大家不能听风就是雨,一定要辨清真伪,了解清楚。再就是要正确看待集团的调 查,不要一听说集团来人调查了,思想包袱就重,就想不开,就猜疑有谁在背后告我的状。集团调查某一个人,并不代表集团不相信你,更不代表集团想处理你,而 是需要了解清楚后帮助你解决发生的问题。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只要自己走得直、行得正,再多的人告你也不怕。从另一个角度讲,只要你工作 中敢于负责,想扑下身子干点儿实事,肯定要得罪一批人,要触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而这种人骂你、告你、诬蔑你、诽谤你也是正常的。所以要想成为一名真正 的复合型人才,除了要有宽广的胸怀,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要从宏观上和规律上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基本条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5) 要处理好企业、集体、员工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我常讲这样一句话,“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我讲这句话的目的就是告诫大家:一定要处理好企业、 集体、员工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特别是作为一名领导者,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只有企业和员工有了利益,我们个人才能有面子;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多了,我们个人的 利益也不会少,这个“帐”大家一定要算清楚,这个基本的辩证法大家一定要掌握好。那些大的利益也想着,小的利益也抓着,丁点儿利益也看着的人,不仅不符合 一名领导的基本素质,也成不了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6) 要处理好亲情、友情、爱情和感情之间的关系。工作中,大家一定要坚持原则,以双星大局和名牌形象为重,不能让亲情、友情、爱情和感情占据我们的思想,犯一 些不该犯的低级错误。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骨干,不能私心太重,不管什么工作,都要摆在桌面,坚持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除此之外,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复 合型人才,大家还要有创造事业的悟性,要有活力、有精神、有钻劲、有毅力,干什么都要专心致志,不能搞一阵风,只有轻易不说放弃的人,不甘心失败的人,才 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摘自青双星办发字2005年37号文 汪海总裁在双星轮胎、机械技术管理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