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理论创新
返回 上篇 下篇 目录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论汪海的创新思想

“创新之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而按照当代“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创新驱动阶段是超越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竞争力培育的高级阶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话题。企业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舞台上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已成为全球企业家众所周知的问题。

但是,如何创新?创新从何而始?

“理论创新。”汪海如是说。

 理论创新是创新中的灵魂

汪海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必须创出一套新理论作指导,也就是树立新的理念和思维,积极参与现代化市场竞争;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企业也就不会有进步,也就不会有发展。汪海指出:“理论创新是创新中的灵魂,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是动力中的核动力。”

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负责人,汪海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自己的市场理论,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如“有人就穿鞋,关键在工作”,“跟着市场走,围着市场转,随着市场变”,坚持“市场是检验企业一切工作的标准”,指出“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汪海最早把经济观点引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当中,提出“创名牌,是市场经济中最大的政治;创名牌,就是最大的爱国主义”,等等。

这一系列理论观点凝聚了汪海30年商海搏击的思想精华,解放了双星人的思想,革除了计划经济的旧观念,为双星后来第一个“下海”进市场、第一个进行横向经济联合、第一个提出“创造名牌、发展名牌、运作名牌”的名牌战略等一系列超前行为打破了思想和观念障碍。这些理论观点使双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少走了弯路,仅用10年时间就走完了国外制鞋企业几十年才走完的创名牌之路,由原来一个亏损企业发展成为中国制鞋企业的排头兵,创出了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名牌。

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汪海带领双星领导班子运用超前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实行了一系列大胆而又科学的决策,继续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等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创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管理创新方面,汪海提出了“人是兴厂之本,管理以人为主”的中心思想,坚持“严、高、细”的管理方针,提出了“什么都可以改革,唯有质量第一不能改革”的质量否决权;首创了“数字跟踪卡”的管理新方法,解决了世界制鞋业在管理方面始终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创造了双星独有的“一天一算,一单一算,当天出成本”的管理新模式;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企业管理,注入了“情管、德管、经济手段管”。双星创造的包含“三轮、三环、三原则”的“双星九九管理法”,实现了对人和物管理的最佳状态和最佳结合,被全国企业管理协会、全国企业家协会评为向全国推广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之一。2002年,双星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

科技创新方面,汪海提出“市场是科技进步的动力,科技是市场竞争的法宝”双星从一进入市场,就把科技创新的市场化作为科技进步的目标,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双星建起了全国制鞋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运用积极动力效率理论使中国制鞋业的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双星有许多科技项目和新产品获得了国家各个部门的无数荣誉,双星的专业跑鞋、篮球鞋、足球鞋、老人健身鞋、空调气垫鞋、“好爸爸”鞋、“好妈妈”鞋等获得了国家专利认定,独创的空调气垫鞋和绝缘特种皮鞋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开发的“多功能团基处理剂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双星轮胎创造了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密炼流水线,使工艺过程基本实现了零距离,开创了中国轮胎行业的先河,创出了中国轮胎行业多个“第一”,有些甚至被国外轮胎企业所采用;双星机械自主开发生产的多种清理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VRH”法水玻璃砂生产线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水玻璃砂生产工艺之一,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体制创新方面,早在1985年,汪海就从砸“旧三铁”(“铁工资”、“铁饭碗”、  “铁交椅”)人手,打破了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向砸烂“铁关系”、“铁锁链”、“铁栏杆”的“新三铁”迈进;20世纪90年代初,将下属经营公司承包,迈出了国有民营的第一步;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有企业中率先闯“雷区”,以卖掉连锁店为突破口,在原来“国有民营”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民有民营”,理顺了产权关系。多年来,汪海对双星140多家实体单位进行了“包、租、股、借、卖”等多种体制创新,形成了“一企多制”的格局,让双星所有的国有资产都得到充分的盘活。

经营创新方面,汪海认识到“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龙头”,只有做到“市场领导工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双星从20世纪80年代初闯入计划经济的禁区、率先下海进市场之后,就砸烂了计划经济的流通渠道,走上了自营自销的道路。进入90年代,汪海又提出“东部发展,西部开发”的新思路,不仅找到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而且结出了扶贫的累累硕果。通过“出城、上山、下乡”的战略大转移,转出了今天的大双星,使母体产业鞋业形成了诸如西南双星、中原双星、华北双星、华东双星、华南双星等生产基地的大格局,实现了对全国市场从渗透、扩展到覆盖、占领的全面胜利,开创了中国企业全新的富有竞争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网络。

汪海,这位中国第一代优秀企业家中目前唯一一位活跃在国有企业改革前沿阵地的探索者,没有一刻停止过改革创新的步伐。他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下,执著地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苦苦探索新思想、新理论的成功者;他是在中国传统制造加工企业普遍处于困境的大环境下,将“夕阳产业”做出“朝阳气象”,开创“一枝独秀”局面的实践者;他是屡吃“螃蟹”、敢为人先,以思想之剑铲除市场之路的荆棘和障碍,创出一条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民族企业成功之路的先行者;他是在复杂的环境中,顶住巨大压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并且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最为成功的一个企业家。

 创新才能生存、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能创名牌

2006922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企业自主创新“十大杰出企业、十大杰出人物、优秀奖、优秀人物”和“中国企业改革杰出领袖、典型示范单位、杰出贡献奖”表彰大会上,双星集团荣膺全国企业自主创新“十大杰出企业”,汪海总裁被评为“全国企业自主创新十大杰出人物”,双星成为劳动力密集型传统制造加工业唯一获“双奖”的单位。

汪海认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年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越来越快地改变着这个世界,具有突破性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短命。“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企业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企业只有创新才能创名牌。”

谈起双星的发展历程,总裁汪海感触颇深:“如果不是我们主动适应市场、主动创新的话,估计双星鞋现在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了。可以说,双星是创新的先行者、创新的冒险者、创新的成功者、创新的受益者、创新的幸存者。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具体而言,双星集团通过全体员工的持续创新努力,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创新改变了双星人的思维观念。通过创新,从高层领导到一线员工,大家思想上发生了新的转变。市场的思想、竞争的思想、名牌的思想、生存发展的思想越来越强烈,认识和提高越来越明显,能够用新的思维、新的观念,以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发展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战胜一切困难。特别是轮胎、机械和绣品公司,在短时间内换了脑袋,和市场、名牌、竞争接了轨,同自己的生存发展接了轨,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创新推动了双星各企业管理上水平。双星各企业目前在市场上发展得都很好。特别是从管理水平来讲,大家适应市场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从鞋厂来看,以足球鞋为主的鲁中、瀚海公司,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后,它们能够迅速做出调整,完成了足球鞋向休闲鞋的转换;以出口产品为主的海江公司,在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后,在结构调整、同国际市场接轨等方面,同样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对于轮胎行业来讲,在调整规格、适应重型汽车发展方面,双星也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对产品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有了新的认识,存在的问题也正在逐步解决,技术力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结合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一切变化都与创新有着直接关系。

创新使质量再提高有了新途径。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在提高,企业抓质量的方式方法也要随之改变;要实现质量管理“零缺陷”,就必须依靠创新。海江公司在创出“免验班组、机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质量管理,又创出质量免验班组5个,质量免验机台18个;瀚海公司全厂质量一等品率达到100%,实现了质量“零损失”;鲁中公司成型车间实现了无开胶;轮胎总公司建立起“质量管理责任链”。

创新使技术进步获得新突破。根据“领导、技术人员、员工三结合”的技术创新思路,双星集团拓宽了技术创新的范围和领域,取得了过去从来不敢想的新成果。瀚海公司、鲁中公司和双星鞋厂等根据产品品种、性能、部位的不同,对老配方进行了突破性的改革与创新,针对大、中、小号的高、中、低档鞋各部件的不同性能和要求,分段使用不同结构、不同价位的配方,既解决了功能过剩的问题,又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瀚海公司通过调整配方,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把原来84缸次的硫化时间缩短了300分钟,日节约资金50元,年可节约资金1.8万元;轮胎总公司针对农用水胎合格率低的问题,改造热板蒸汽管路,使产品合格率由98.1%提高到99. 8%。股份公司通过对大底模具的改造,第一次实现了硫化大底没有下脚料;成型车间在生产IPC拖鞋时,将原来的五道加温烘箱改为三道,减员2人,班产量也由9200双提高到1.1万双。技术上的创新改造,把大家从“权威、书本、习惯”的束缚下解脱了出来,使技术进步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使整个集团认识到只有创新才能让科学技术最好最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创新使产品树立了新形象。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上的最直观的形象代表,被市场认可的产品是企业效益的最大源泉。为克服不利因素,双星集团在新产品创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如瀚海公司成功开发了“绣春女鞋”,此鞋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并且所用布料也是双星独立开发的,真正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海江公司、双星鞋厂创出了仿冷粘式硫化鞋,打开了市场,压缩了库存,扭转了工厂的被动局面。股份公司在中低档学生鞋的低成本、多花色、系列化上抓落实,实现了上量保线占市场,填补了双星低价位学生鞋的市场空间,使工厂实现了良性运转。名牌办和开发中心共同努力,实现了双星中高档学生鞋花色和价位的系列化,最大限度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开发中心以系列化取胜,填补了从100元到200元的所有价位空间,体现了双星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特点,树立了产品的新形象。

创新激发了双星员工的热情和干劲。正是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的热情和干劲,使企业到处呈现出好的气象,树立了好的风气,出现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出现了为了搞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而群策群力的趋势。应该说,通过创新,大部分员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心底感到企业是自己的家,是自己生存发展、家庭幸福的保证,所以关心企业、对企业发展负责的人越来越多,企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出现了激发员工最大潜能和干劲的动力,使企业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双星品牌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其秘诀正如汪海所言:“企业要想得到良性发展,必须依靠科学不断创新,领导要有创新意识,员工要有创新精神,企业要有创新产品。”如今,双星集团正在汪海创新思想的带领下,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推进名牌战略,开发了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以其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结构、高市场容量,逐步奠定了双星国际名牌鞋商的地位。

三  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明天不创新,后天就淘汰

今天,人们之所以将创新奉为发展的灵魂,是因为创新不仅可以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更主要的是,创新者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新,促成自己独享的利益,并且获得给技术或其他活动确立标准、确定市场规则的权利。这些都会使国家和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更具竞争力。而这些,正是汪海和双星人所追求的。

汪海早在二十年前就提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双星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永远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汪海又说:今天已不是大鱼吃小鱼的年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年代;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明天不创新,后天就淘汰。持续自主的创新能力才是成长为快鱼的“杀手锏”。

“做企业一定要居安思危,如果没有超前的市场预见性的话,企业的生存就会受到直接的威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继续前进就意味着你已经开始后退。”

汪海曾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只老鼠在觅食时不留神掉进了一只盛满米的大缸内,这只老鼠高兴坏了,心想今后再也不用为食物而四处奔波了。从此,这只老鼠每天要做的就是吃和睡。过了一段时间,它发现米的表面离缸口越来越远了。老鼠曾想过,像这样不断地吃下去,把米全部吃完了怎么办?但每当看到脚下还有厚厚的米时,它就又无忧无虑地吃和睡,心想米还多着呢,以后再说吧。直到有一天,当这只老鼠把缸里的米一粒不剩全部吃完后,它想逃离米缸拼命地往上蹿时,这才发觋,缸口距离自己太高了,而且因为整天吃饱了就睡而早已变得笨拙的体态,使它无论如何也难以逃离米缸了。这只老鼠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讲述这个故事时,汪海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双星决不能做那只米缸里的老鼠,绝对不能!

从汪海讲述的这个故事中,我们悟出汪海为何常常在企业创新上,忧患意识浓郁而深重了。那只老鼠的环境太舒适了,使它忘记了危险;也许它早已意识到自己生存的危机,只是没有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行动起来,摆脱危机罢了。

既然适应环境变化而迅速地改变自己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又有多少人、多少企业能够随时意识到环境的变化,又有多少人和企业能够及时行动起来,从容应对变化,从中受益呢?

这正是汪海高出常人的地方。双星赢就赢在勇于直面变化,而且往往是先于变化而变化,赶在时代的潮头,才为自己赢得一次又一次发展机遇。  

这些年来,汪海就是置身于这样一种境界之中:一刻不停地创新,再不停地打倒自己,如此循环往复。双星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强壮起来。双星成长的历程就是一部创新史。双星每一次大跨越,无不与创新紧紧相连。

在双星,既有员工为节约一滴胶而自制的把胶桶倒过来控胶的简易设施,也有投资数十万元刚刚研制开发出来、只生产一批就废弃不用的鞋模具。在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奖励上,双星更是出手不凡,动辄就是几万元、几十万元。如果把这几件事联系在一起,就会感到双星有时太抠,有时又实在大方得可以。让你弄不明白双星到底是穷还是富。

面对人们的疑惑与不解,汪海一语道破天机:“在鞋业市场竞争如火如荼的今天,一家鞋厂只要两个月拿不出新产品,准会垮台!双星能够在消费者心目中奠定中华第一鞋的地位,就在于我们每年能够推出数百个新品种,能够经常给消费者以新鲜过硬的产品,增强消费者购买的兴趣和信心。”

双星每年推出数百个新品种。这就是说,有的新产品在双星的生产线只能存续一天,或者说不到一天。也许,我们已无法用过去所熟悉的目光来看待今天的一切;也许,正如汪海所说“这是一个由领先者来改写竞争规则的年代”。

基于此,双星走上一条重视技术、发展技术的路子,不断地淘汰老产品,敢于投放新产品,以此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双星采用专用CAD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分布式产品开发设计,使产品从创意、开发到生产实现信息化,从而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使得高科技的产品层出不穷:纳米材料抗菌防臭运动鞋于2001年通过专家技术鉴定,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国内第一家将纳米技术成功应用于鞋类产品的企业,并第一家通过了国家权威部门(中国制鞋标准化中心)和青岛市政府部门的鉴定,产品一经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引起了轰动效应。

双星海江公司在攻克世界最高档硫化鞋——KEDS鞋工艺的过程中,通过创新共解决操作、工艺、技术等难题179项,保证了KEDS鞋以一流的质量走向国际市场。双星轮胎成功改造了日本裁断机,荷兰裁断机、压延机,大胆修改进口设备电脑控制程序、电气装置等。全国轮胎业工艺创新方面的专利总共只有10多项,双星轮胎就拥有其中的4项专利,显示了双星轮胎超群的创新能力。双星机械研发了单辊道能够承重10吨的钢坯清理机,获得了神州七号飞船返回舱重要零部件铸造及火箭箭体外观清理设备的订单,产品创新能力居同行业领先水平……

双星有一段时间曾经被市场上的假冒产品搞得疲惫不堪,他们参与了市场管理部门的打假活动,从南方打到北方,钱没少花,但假冒产品就是打不退。汪海从双星产品创新的优势中,发现了“打假”的新途径——加快创新的速度,加大假冒者的风险:你不是假冒我吗,当你刚刚假冒出来,我的新产品就又来了,你假冒的产品已经过时了。

在汪海看来,你开发新产品的速度慢了,就等于给假冒者以机会。一方面以新产品和新的文化观念来引导消费,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一方面以不断推出更精致、更吸引人的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将假冒者置于措手不及的境地。这是汪海率领双星人拒绝假冒的又一杀手锏。双星开发的外置型“双气道运动鞋”、“无垫底气道运动鞋”、“外置型气垫注射皮鞋”、“专业足球鞋”成为中国运动健儿的首选产品,打破了国外专业运动鞋一统专业赛场的局面。

目前,双星不只生产旅游鞋,还生产轮胎、服装等。现在的双星鞋已经形成了40多个系列产品,上万个花色,产品层出不穷,进入了“开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中。

“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明天不创新,后天就淘汰”,这是双星人的自我鞭策,也是双星人坚.信的真理。以万变应万变,双星人依靠创新把握发展的方向,实现与世界名牌的全面接轨;依靠创新改写发展的轨迹,实现由“制造”到“创造”的跨越。

 打赢商战中创新的人民战争

进入新世纪,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原材料价格暴涨等各种不利因素,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正处在一个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既要顺应国家政策的改变,又要解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难题。轮胎、鞋类、服装等制造加工业将面临制造基地的转移和新一轮洗牌。

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汪海以国际、国内市场的战略眼光和超强军事智慧及时制定出“岗位是市场,竞争在机台,全员都创新”的重大战略,发动了“商战中创新的人民战争”。汪海在全集团号召全体双星人打响商战中创新的“人民战争”,提出了“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一线员工三位一体的创新”、“全员都创新、人人出成果”等创新理念,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创新的主体。

走进双星鞋业工业园,可以看到各车间都有争创“创新无死角车间、班组”竞赛活动成果公布栏,上面图文并茂地展示出一个个创新项目。只要员工有创新项目,各车间都会根据创新项目创效大小给予及时推广和奖励,员工创新积极性高涨。别看一些创新项目仅仅是小改小革,但作用不可小瞧。

据统计,双星近80%创新项目来自操作工人,一线工人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力军。如鲁中公司创造了“零距离排刀法”,打破了裁断生产中一直延续的消耗定额指标化的问题,是前所未有的突破。鞋业工业园创出“秀芝颠倒对空排刀法”、“少帅梯形排刀法”、“万祥Z型排刀法”等用员工名字命名的排刀法21项,累计节约资金7.6万元。瀚海公司成型车间大底冲切工刘瑞平总结出了“一定、二测、三比较”后跟定位操作法,解决了机械冲切大底后跟不易操作的难题;中原公司的“永娜交叉”操作法,提高工作效率80%。轮胎总公司的“杰章胶片热复合新工艺”,年可节约资金28万元。铸机公司的“绍智叶轮片加工法”,使工作效率提高100%。橡机公司的“昭磊焊接工作法”每年可节约钢材30吨。

双星还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全员参与“创新”的热情。如汪海亲自为创新项目最多者“创新大王”王志宝颁发5万元的奖金,另有100多名“创新能手”和“创新状元”各获1000元至50000元不等的奖金。当日出创新当日奖,员工出了创新,车间领导亲自在车间现场发“红包”送奖牌。双星瀚海公司全厂质量一等品率达到100%,实现了质量“零损失”,总裁发贺电祝贺,使瀚海全体员工深受鼓舞。海江公司创出“免验班组、机台”,公司领导都是现场授奖杯、送锦旗。

另外,以劳动竞赛作“催化剂”,将创新与技术比武相结合,是带动企业“全员”创新的原因之一。为营造浓厚的全员创新氛围,挖掘出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创新能量,双星大力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一时间,“创新英雄榜”、“挖潜增效擂主榜”、“抢半拍”等劳动竞赛形式层出不穷。至此,“创新”出效就有奖,“创新”最光荣,已成为双星员工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岗位即市场,人人都创新”在双星已成风气。

岗位创新也使广大员工发现了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创新才能,大家体会到“以前觉得创新高深莫测,是一件很难的事,现在感到创新无处不在,就看用不用心了”。大家普遍认识到,是创新提升了自己的价值,是创新使自己的青春在岗位上闪耀出新的光彩。双星集团引导员工不把“创新”看得很“神秘”,不把“创新”看成是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的事情,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创新”,打破了“创新”的神秘感,激活了企业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双星将创新纳入制度化管理,上至厂长经理,下到机台操作工,日工资与创新相挂钩,将创新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制定了184条创新硬指标,“一个单位一个月不创新,扣罚负责人100元,两个月不创新扣罚200元,三个月不创新待岗”的“硬制度,真考核”,将创新形成制度化。

在全员创新的理念引导下,双星开办了“双星教育学院”,精心选拔一些青年职工进行学习深造,并在岗位中出成果。位于沂蒙山区的双星鲁中公司运动鞋厂出型组以学习创效益,以创新促发展,一年多时间就涌现出管理和技术创新项目26项,创造效益70多万元,荣获“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荣誉。该公司在山区地势起伏大、车间与车间跨度大的情况下,创出了最高落差30多米、长度2000多米的悬浮线“零距离”链接,结束了我国制鞋行业推、拉、抬、扛的历史。双星青岛轮胎总公司员工开动脑筋实现了胎面半成品从压延车间到每个成型机台之间的自动化运输。双星瀚海公司员工从分秒上降费用,在硫化工序推出了“紧、控、协”三字循环装缸法,使每缸鞋硫化时间缩短1分钟。看似不起眼的1分钟,按日硫化80缸次计算,日降低热值费用190余元,并提前1小时完成生产计划。双星机械总公司安装平台员工改造密炼机管道,年节能20多万元。

据统计,2007年以来,双星集团各单位通过开展竞赛,创出先进操作法1000多个,促进了提质、降耗、增效,各企业共实现创新项目3800多项,消化不利因素2.7亿元。双星全员创新的行动和成果足以证明,一线员工是创新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蕴藏着消化不利因素的强大动力。

双星依靠全员创新,自主创新,加速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产品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节能减排,提高了名牌形象,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创新意识强的技术工人,促进了传统制造加工业向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企业的迅速转变和提升,使双星成为闯过一个个难关、创出中国人自己的名牌的成功探索者。

“全员创新,打商战中的人民战争”的企业管理理论是双星管理的又一次新突破和新发展。全员创新,大打商战中的人民战争,这是双星应对残酷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也是双星具有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此,汪海以胸有甲兵之气势指出:“我们要通过全员创新,打好商战中的人民战争,如此,我们将战无不胜!”

    (撰稿:张来春)